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8  (第1/2页)
    犹豫了,他讨厌崔琰不是一天二天了,但对他起杀心主要还是政见不同。    曹操讲究唯才是举,为此他三次颁布过,不论身份地位、道德水平只要有才。    而崔琰和毛玠呢?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於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道德第一,别的免谈。)    别看这好像是小事,其实这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    (历史上后来蜀汉的诸葛亮选人也是要求用人唯贤、德才兼备,这样的结果是蜀汉的人才在三国中是最凋敝的,也最先灭亡。)    哪来这么多完美无缺的人啊!    另外还有就是露板,曹操回来后搞民意调查,看哪个儿子的支持率最高?让大家秘密回答。    储位还未明朗,自然也没人光明正大的说。    唯独崔琰,公然露板而答。    支持曹丕!    他是好意,光明正大,可曹操尴尬了,他偷偷的问就是不想大臣们公开站队,也不想儿子之间搞得太疆。    其实唯才是举也不一定好,但用人唯贤肯定是灭亡之道,古代高级一点也只有科举了。    “崔琰和毛玠换二个位子吧,何况唯才是举,也不一定非要郡守推荐,可以——考试。”    “考试?”    “对,丞相出考题,让广大学子都来参加,不拘出身,人人都能参加……”    “这办法极妙!”    …    曹操最后还是松口答应放了崔琰和刘桢。    小狐狸高兴极了,连喝了好几碗酒,他酒量并不好,不一会酒气上涌,枕着曹操的大腿就迷迷糊糊了……    篝火火光明亮,远处的喧闹声声不绝,偶尔还有将士借着酒意载歌载舞,美人醉卧膝上……    曹操轻抚小狐狸的头发,一切是这么的美好!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后来,曹操谋划削弱南匈奴,他和右贤王去卑联手,把呼厨泉以及其他诸王一干人引诱到邺城。    趁机将他软禁起来,其他各种名号的王,统统废掉,仅保留去卑右贤王一个独苗苗,为并州匈奴最高领袖,让他回平阳主持大局。    到了公元230年左右,过了十多年软禁生活的呼厨泉最后死于邺城,单于的称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再后来,曹操重建被烧毁的洛阳城。    还有传闻说曹操和小狐狸外出游猎的时候还去看望了隐居在洛水边上的蔡文姬一家人,那时候她和董祀已经生有一儿一女了。    最后,曹操册封魏王,权倾朝野,天下霸雄。    有很多劝曹操称帝,不过曹操始终信守承诺,最后一生都没有称帝。    小剧场:    作者:主公,你真的不是因为某狐狸吃醋而故意找理由打击报复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