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5  (第2/2页)
   想不到女孩子的身上居然是这种感觉, 真是……    项桓不知该怎样形容, 换了只手撑头,摊开五指前后翻了翻,莫名觉出点美好来。    如果打他一巴掌, 再让他摸一次就好了。    脑中才冒出这个念头,七经八脉中便似有洪流涌向四周,胳膊上的筋迅速麻至指尖,没缘由地开始燥热。    他自己愣了一下, 忙将窗推开, 试图透点凉气进来。    此时,离厢房不远的书斋内。季长川正挑灯翻看参军递来的账目,听到动静, 抬眸朝外面瞅了几眼。    这才无奈地摇头,“几个孩子都那么闹腾,什么时候能长大啊。”    参军笑着打圆场,“年轻人嘛,总是闲不住的。”    相视笑了一场,季长川把手中的账本掀去几页,其中冷峻的数字到底让他散去了脸上最后的一点轻松写意。    “现如今,军营里就只剩这么些粮食和药品了吗?”    参军露了抹苦笑,“军医与将士们日日上山采药,但还是不够用。药草毕竟有采完的那一天,朝廷再不发补给,怕是要撑不住了。”    “钦差赐来不少金银,可曾向城中征购?”    “征购啦,不过大战烧毁许多房屋,这又是冬天,百姓们自己的储备都不够吃,肯卖的少之又少。”    “我们派去借粮的军士呢?还没回来?”    后者犹豫且低沉的奏报,“……没有。”    “再这么下去,缺粮只怕就是这几日的事了。”季长川合上书册闭目沉思片刻,忽又睁开,问道,“离龙城最近的是哪个州县?”    参军急忙回答:“禀将军,是嵩州。”    与此同时的嵩州还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百姓们并不知晓上面那些权谋诡斗的弯弯绕绕,仍旧过着祥和的小日子,祈盼新年风调雨顺,合家安康。    通判陈朔的府邸之中。    连着数日下雨,难得有轮月亮也还是纸糊的一样不清晰。    趁雨后空气干净,陈文君搁下练字的纸笔,走出门在小园子里散步。    自从发配至嵩州,家里的日子与从前相比拮据不少,老父亲经不起家道中落的打击,终日缠绵病塌,弟弟又急功近利,成天在外结交权贵。    陈家明明已经四面漏风了,但母亲好面子,无论如何不肯落人下风,愣是花了大价钱买下这座宅院,东拼西凑也建起花园来。    她带着丫鬟,独自走在空荡荡的回廊上,日常的花销有限,廊子总共也就几盏灯笼,夜晚降临后便显得尤为森然。    “今天晚膳怎么不见少爷?”    丫鬟毕恭毕敬地开口,“小姐,少爷在外忙事情呢,只怕不回来了。”    陈文君闻言也唯有一声叹息。    自己这个弟弟在品行才干上不思进取,反而总醉心于权谋诡斗,歪门邪道。    将将经过曲径通幽的垂花门,隐约听得四下有异样的响声,声音不大,细细的,又极有节奏,好似铁器在地面上摩擦。    陈文君不禁驻足侧耳凝听,“小慧,这是什么动静?”    丫鬟也跟着她听了一会儿,茫然的摇头。    陈文君于是提裙下了石阶,沿着鹅卵石道,小心翼翼地循声过去。    那声音像是在小径的深处,绕开茂密的花枝,井边坐着一个高大修长的人影,他袖子卷到手肘上方,正躬身在光滑的青石间打磨刀锋,小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