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  (第2/2页)
    ……怎么感觉你怪不乐意的?    虞璁挠了挠下巴,隐约看出来这徐大才子似乎并不兴奋啊。    这要是严嵩被私下邀进乾清宫里,恐怕当天下午就能把青词递过来。    徐阶兴趣缺缺的又回答了他几个问题,便请辞告退了。    皇帝大人要了碟桃子切块,边吃边纳闷哪儿不对劲。    不过说到这姓徐的,他突然又想起一个人来。    虞璁啃着桃子,心想自己这穿个越,玩的跟卡牌收集游戏一样。    “阿彷,你听说过徐渭、徐文长这么一个人没有?”    整个大明朝,真正令后世铭记的大才子,只有三人。    撰写的解缙,被放逐流亡的杨慎,和这既能画作诗文,又能行军奇谋的徐文长。    三个人里,他嘉靖朝独占两人。    正可谓是天命所归。    第13章    陆炳把宫里上下人的名字想了一通,思考道:“好像有个小太监,叫这个名字?”    那绝对是重名。    在虞璁的印象里,徐文长跟着胡宗宪抗倭多年,似乎跟嘉靖皇帝本身没有什么交集。    而按照历史定律,但凡这种在艺术文学上造诣颇深,又没有当官的,多半是考不上进士。    按照徐渭的才学,考个秀才总是有可能的吧。    “这样啊……算了。”虞璁趴在桌上,开始回忆这徐大才子是哪里人。    现在虽然河套一带还在鞑靼的手里,但是鞑靼的动乱还没有正式展开,就算要打仗,也得等个十年。    这十年里,所有的英才都应该归位回京,成为他的得力战将。    那么问题来了——应试教育害死人啊。    “哎……”皇帝略有些沮丧的叹了口气,心想早知道就多看点资料了,现在自己连徐渭是哪儿的人都想不起来。    不过胡宗宪在东南一带,他应该也在福建省附近吧,毕竟没有动机从偏远地区跑到东南去。    想到这里,虞璁揉了揉鼻子,觉得略有些疲倦。    饭要一碗碗的吃,事情要一桩桩的做。    “陛下可是累了?”陆炳与他处了许久,如今也渐渐少了几分拘谨:“要不出去转转?”    屏风外的黄公公眼瞅着时机到了,小心道:“陛下,赵尚书求见。”    “嗯?快请他进来。”    赵尚书在厢房里等了多时,才终于被请进殿里。    皇上似乎在龙椅上坐久了,径直挑了个客座,示意他就坐在自己旁边。    赵璜愣了下,对这般平易近人的态度颇有点受宠若惊,在连声道谢之后,才小心翼翼的从袖中捧出一个包装好的卷轴。    ——合着你们古代人的袖子都是小叮当的口袋是吗?    虞璁接过了卷轴,好奇道:“这是什么?”    “市场的设计图。”赵璜恭敬道:“请问是皇上赐名,还是臣去问礼部请个名字?”    “不必,朕来。”虞璁缓缓展开了画卷,手抖了一下。    这古代的工匠,论才学能力,一个个都能扔到英国皇家理工里当个博士啊。    虽然工笔画的颇为精细,但整体亦辉宏而又大气。    整个方形区域中心有个大圆,中间如同洒了些芝麻一般,是用来方便各路小摊贩的商台。    他们可以自由的使用任何一个圆台,在上面摆放自己的商品货物。    东北西南有两个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