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  (第2/2页)
    叶流西看票价,40块。    一换算,中等个头的青麻皮要卖两个,剁肉馅要剁半盆,公共浴室洗澡能洗三四次。    她捏着两张票,觉得怪可惜的,自己在那琢磨:“这有点浪费了……要么我进两次检票口,进去一次,出来一次,然后再进……”    昌东简直匪夷所思:“你这样图什么?”    叶流西说:“图个心里舒服。”    ——    下车到关城遗址,要走一段石子铺就的长路,路两边用麻绳拉起,权当是栏杆。    虽然已经过了黄金周,景点的旅游热度还是不减,很多大大小小的旅游团,衬得石子路人声鼎沸。    有个工作人员站路边,请通过的游客出示门票。    叶流西亮了票,往里走了十来步,正想出去再感受一回“凭票入内”的乐趣,身后传来昌东的声音——    “我的票在前面那个女的手里。”    叶流西感慨:这社会上有些人,心胸狭窄,就怕别人心里舒服了。    身边的肥唐忽然嚷嚷起来:“我靠,不是吧,就一个土台子,抢钱啊?”    走近了一看,确实有点一言难尽,说好听点,是保留原貌,不加过多人工干涉。    就是一个不大的小方盘城,黄胶土夯的,出来进去眨眼间,绕城转一圈,也不过五分钟。    那些带团的导游们,喇叭凑在嘴边,叽里呱啦——    有敷衍而又实在的。    “游客朋友们,这里没什么意思,给大家十五分钟时间照相,抓紧时间,毕竟我们今天的重点还是雅丹魔鬼城……”    有照本宣科背导游词的。    “大家请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玉门关,古关雄姿,让人百感交集,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些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比如‘孤城遥望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叶流西往一对老夫妻身边凑,两人头发花白,戴眼镜,都是学者模样,单独请了个导游,一问一答间,或许能旁听到一些干货。    导游正侃侃而谈:“刚我也介绍了,敦煌有两个名关,玉门关和阳关,是因为啊,古丝绸之路在敦煌南北分道,北边是西出玉门,会经过今天的罗布泊、楼兰,南面是西出阳关,会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都是很艰苦的路线……”    老先生说:“我有一个问题啊……敦煌在今天都不算是个大城市,古代就更小了,就算南北分道,有必要在这么小的地方,建两座关城吗?”    导游咳嗽了一下,说:“这个,可能是因为汉朝国力强盛……”    有钱,挥金如土,所以想建几个建几个。    老太太说:“我也想问,史书上记载玉门关,是使者商队往来不绝,但这个小方盘城的规模,是不是有点小啊,我们昨天参观了阳关,感觉那个要大多了,还修了纪念馆……”    导游说:“……历史确实留下了很多谜团,下面我们到这个关城背面来看一下……”    叶流西还想听下文,指望着老太太能坚持一下,没想到老夫妻俩性子都随和,居然笑笑也就算了。    她正有些悻悻的,忽然听到昌东说话。    “其实,不少人提过,说这玉门关有些太小了。”    叶流西回头,看到他就在身后不远,看来刚刚也在旁听。    “所以呢?”    昌东说:“按史书记载,玉门关应该是在这附近,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