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  (第1/2页)
    商量起来。    柳队长说:“公社里让咱申报夏粮产量,报多了咱没有,报少了又不让散会,说是明天继续开。你们说说,这可咋办?……”    大队委员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也没啥办法。    老支书心说,只能继续向公社里诉苦了。    反正,能扛多久就扛多久。    大不了,把他这个支书撸下来吧?可即便是这样,也不能眼睁睁地瞅着乡亲们饿肚子啊?    结果,柳家庄大队因为申报的数量不够,老支书和柳队长就被留在公社里参加学习。    张社长发了火,冲着他们说:“你们几个,啥时候思想工作做通了,啥时候回村……”    老支书考虑着队里的生产不能没人搞,就向社里求情让柳队长先回去了,他自个儿在那里呆着。还让队里派人给他送饭吃,说公社那边不管饭。    过了三天,有几个大队撑不住了,就松了口。    还有几个大队,就这么死扛着,弄得公社也拿他们没办法。    想撤职吧?    那几个都是“土改”积极分子,在群众中的威信高得很。再说,公社也不想上缴那么多粮食,可县里硬压着指标,也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往队里压。    最后,赵书记亲自下了场。    他找到那几个“顽固分子”,“一对一”做着思想工作。两天下来,几个队先后过了关,最后只剩下柳家庄大队。    赵书记跟老支书商量着,“老支书,您硬扛着也不是办法啊,那就打个折扣,相互让一步吧?    老支书点了点头,最后答应加一成。    还痛哭流涕地说着:“赵书记啊,咱队的库底子就这么些了,想再多一粒都没了……要不,您就把咱撤了吧?咱正发愁呢,等完了公粮,让社员们都吃啥啊……”    赵书记一听,也没辙了。    只好和稀泥,让社里放老支书回村。    殊不知,正是因为老支书的坚持,才救了一个村子。    尽管大伙儿吃得半饥半饱的,可多少能有点吃的,也因此熬过了来年春天。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转眼进入了六月。    一场夏雨之后,终于迎来了麦收时节。    这时候,除了毕业班之外,学校里放麦假了。学生们都回队里帮着抢收小麦,就连青良都拿着镰刀下了地。    柳晓静所在的毕业班,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同学们都在忙着复习,她也不好闲着。于是,也翻着书本,准备参加毕业考试。    小R说:“宿主,您的知识面广了,学历提升了,那“能力值”也能跟着提高……”    她想,那就加把劲儿吧?    虽然,是为那莫名其妙的“好姻缘”做铺垫的。    可能力值提高了,总是件好事吧?    本来,她考高中的事儿,并未张扬。    可不知咋的,却被村里人知道了。    一个个都在暗里议论着,“这柳满堂家是疯了还是咋的?竟然答应小禾去念高中?那大学就是那么好考的?”    “呵,小闺女家家的,读啥子高中?如果初中成绩好,能考上中专就是万幸的了!毕业后,就能端上了公家的铁饭碗了……读高中?这不是拿钱打水漂吗?”李秀芝也撇着嘴说道。    赵桂枝听了,只是笑笑。    心说,小禾念高中咋了?    就凭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