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7  (第1/2页)
    能人贤士。    一时,权利达到鼎盛,陈国也迎来文治盛况。    三五年的光景,老陈王的臭脾气,在现实中被磨的精光。    并且他已年迈,身体每况愈下,早不复几年前的精神,再大的火气,再倔强的心性,在衰老前,都不得不低头。    夜深人静,回过头再看看,他和兄弟斗,和嫔妃斗,和大臣斗,到了晚年,和自己的儿子斗,结果又得到什么。    揽镜自照,不过暮年的身体,衰老褶皱的容颜罢了。    他就是一国之王,又能如何,还不是得服老啊。    这么些年,他累了,终于发现自己累了。    老陈王独自安坐王位上,招手招呼近侍上前。    他拍着座下的龙椅,问近侍:“太子博,可当得起啊?”    近侍揣摩王意,谨慎恭谨回答道:“太子卓绝,仍不及王上当年万一。”    近侍间接回答了老陈王的问题,又不损他的面子。    近侍圆滑的奉承,已经不能让今天的老陈王大笑。    他除了摇头,感叹自己的衰老,再也没有多余的想法。    第二天上朝,老陈王的近侍宣读圣旨,禅位于太子。愿退处宽闲,优游岁月。    这边,宇文博顺利继位为陈王,陈国的朝堂迎来暂时的安宁,而另外一边,杨静娴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养好了伤。    山贼之乱,让她修为大损。    而十年之期将近,她得抓紧时间悟道,争取突破,化形成功,去还宇文博的救命之恩。    悟道切忌急躁,杨静娴性子安宁,最是适合不过。    佛家常说,岁末寒九,若无闲事,正是悟道好时机。    杨静娴参悟自然之法,天地之道,沉浸在道法中。    前后不过几月,她在冬日的静谧里,参悟了花开花落,达到超然洒脱的心境,成功化形。    那是她第一次,用人类的手指,触摸到白雪,用眼睛,看到云卷云舒。    原先,杨静娴想化形,无非是为了报恩。    化形后,心境已然大不相同,比起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享受生活的安逸,她更喜欢参悟自然道法。    她感叹,道法奥妙无边,博大精深。    杨静娴感谢高僧的指引,如今侥幸窥见道法的冰山一角,怎可止步不前。    高僧说过,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还说过,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放下。    杨静娴抛开苦恼,决定放下。    既已种下因,那就顺其自然,报恩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参悟呢。    只是杨静娴不知道,她荆棘化形,并无木心,不通世事,为人单纯质朴。    这一场参悟,被人利用,导致她与道法就此缘尽。    杨静娴化了形,离开陵县。    对于寻找宇文博,她不知从何处下手。    凭借着记忆,画下宇文博侧脸的画像,随身携带,便于询问。    辗转数月过去,她寻找了很多地方,俱是一无所获。    宇文博如今贵为陈王,出入王宫,又岂是平民老百姓认识的人。他们只觉得画上公子风采翩翩,不应该是等闲之辈,建议杨静娴去越州寻找。    ☆、第 31 章    王都越州,天子脚下,达官贵胄云集,就算没有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