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第1/2页)
据他观察,此二人皆是指顾从容定力强大之辈,但二人的气质却千差万别。 一个自信笃定,天生一股松弛感。 一个淡泊冷静,修炼得宠辱不惊。 一个往外放,一个往内收。 不同的特质也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文风,范臻的文章高屋建瓴磅礴壮阔,薛尘远则鞭辟入里冷峻陡峭。 好一对卧龙凤雏。 雍盛读得直想拍手叫好,连带着脚下步子都轻松快意了许多。 又巡视一圈,忽然,西南角偏僻的角落里,一道干瘦的身影吸引了他的注意。 此人其貌不扬,面色黝黑,早早地写完了策论就搁笔袖手,眼观鼻鼻观心地罚坐。 要是能提前交卷,想必他早已扬长而去。 雍盛觉得有趣,慢步走到其跟前。 两人甚至意外地对视了一下。 直视圣颜是为大不敬。 雍盛挑眉。 那人情知犯了忌讳,表情有一瞬的僵硬,随即慢悠悠移开视线垂落眼皮,顶着莫大压力,一点点将坐姿调整到笔直端正。 虽未说一句讨饶的话,但浑身每一根毛发都在疯狂表达草民错了草民罪该万死请圣上高抬贵手就当没发生过这回事! 雍盛忍俊不禁,扫了一眼卷上姓名——罗仞。 大脑里搜刮一圈,毫无印象。 再瞥几眼工整干净的卷面,一下子顿住了。 此人文章作得虽不如范薛惊艳,但用词精简,开门见山,通篇如白描,无一字累赘,亦无一词修饰,条理清晰,逻辑极强。再看内容,整个儿一篇详细的河道疏浚施工方案,甚至还附了图纸,对应抗旱赈灾的时务策,倒也算对了门路。 原是一位工科技术人才。 雍盛默默记下此人,屈指于其砚台上虚敲一记,以示告诫,复踱回龙椅安坐。 日暮交卷,便是马不停蹄的封弥誊录,批阅考校。 锁院后,数批饱读诗书的读卷官轮流传阅,反复评析定级,而前十的试卷将呈送御览,由皇帝最终审定名次并御批前三甲。 按旧制,雍盛召集各部尚书重臣与枢密使,商议今次三甲花落谁家。 “两位会元的才学诸位有目共睹,这两篇文章作得当真是酣畅淋漓,各有千秋,实在难分伯仲。”雍盛挑出范臻与薛尘远的卷子,传诸众人,“诸卿都来议议,定何人为状元,何人为榜眼啊?” 大臣观遍,无不交口称赞。 “枢相以为谁更略胜一筹?”雍盛倾身,亲近地询问谢衡意见。 “回圣上,私以为一朝之状元,白马游街,琼林赐宴,御酒簪花,彼时他不光是天下学子之楷模,亦是我朝廷之门面,若轻易许给一跛足寒儒,先天残废不全,形容猥琐,终是不美。”谢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