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9章 (第2/2页)
了厚棉袄。 天这么冷,供销社下午都没什么人来。 他们几个员工,没事干的时候就围在一块烤火。 “茵茵啊,快来。”王婶子招呼着柳茵茵,“我烤了几个红薯,大家一块分一分......” “谢谢婶子。”柳茵茵捂着热乎乎的红薯咬了一口,心里头都热乎了不少。 王婶子搓了搓手,叹了口气说:“村里有经验的老人家,都说天快下雪了。” 岛上下雪并不是什么好事,一是天气冷,有些没攒够棉花和御寒物资的人,怕是得受冻了。 还有,下雪天船也容易受冻,到那时,不管是物资船还是渔船,都不能出海。 大家伙就得困在岛上。 柳茵茵家是什么都备好了,棉衣棉被也做好了新的,十分暖和。 就是柴火有点不够用。 不过问题不大,部队每个月会有煤炭补贴。 稍微省着点,还是够用的。 王婶子家里条件也不错,但跟柳茵茵家还是没得比。 “家里的粮食不太够,趁着还没下雪,回头还得去青市买点粮食回来。” 岛上不种地,最大的还是粮食问题。 渔民们总不能天天啃着鱼干过日子。 柳茵茵想了下,说:“婶子,我家里还有些玉米面......” “我就知道!” 柳茵茵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婶子打断了。 “茵茵啊,你家有多少玉米面?婶子跟你换。” 柳茵茵家是吃细粮吃惯了,玉米面偶尔才吃一顿。 岛上其他人家可不一样,细粮......那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 平日里都是吃粗粮吃得多。 玉米面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吃食了。 王婶子家最近生活水平好了不少,也是因为柳茵茵经常用白面跟她交换物资。 不然他们要买到细粮也不容易。 柳茵茵思索片刻,跟她说:“有百来斤吧。” 其实不止,这两个月,柳家村的人,包括姜翠花跟柳长全。 陆陆续续给她送了两百多斤玉米面,还有五十斤来斤红薯干。 柳茵茵家玉米面消耗量不大,加上之前囤的,家里差不多还有三百五六十斤玉米面没吃完。 卖个一百斤给王婶子,也不算多。 王婶子家里人多,别说一百斤玉米面,就是一千斤也得买。 这年头有谁会嫌粮食少的? 王婶子高兴道:“等下了班我自个去你家拿玉米面。” 柳茵茵喝了口热水,点点头道:“婶子,不用给我钱,跟之前一样,你给我鸭蛋鸭子,海鲜干货啥的都行。” lt;a href=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gt;温馨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