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221节 (第2/2页)
成了一个盲目而庸俗的人,相聚之后,每每摇着头评价一句。 “他疯了。” 如此,又过了数年,崔洞已成了一个离群索居的怪人。 而这些年间,那些前往西洋贸易的近程船队也带来了不小的收获,世上已少有人再谈论那些远洋的船队。 *** 正兴十六年,元结返回长安述职,薛白在宣政殿召见了他并屏退左右。 两人已许多年未见了,薛白看着元结两鬓的白发,叹道:“次山兄也老了啊。” “臣身虽老,心不老。” “朕欠你一个宰相之位。” 元结道:“没能为陛下办好远航之事,臣无颜回朝。” “你还信朕吗?” 从他们的对话看得出正兴八年船队归来之事确实是他们伪造的假像。 这些年,谎言渐渐被拆穿,薛白并不放在心上,因他知道早晚必然能有结果的。 最难受的人反而是元结,每每要徘徊在相信与怀疑之间。 “信。”元结道,“陛下放心,这些年海运贸易渐兴,朝廷在海政上的投入很快就能收回来。” 薛白笑了笑,道:“你我所求的不是这点利益,而是大功业。” 说过此事,薛白话锋一转,却是提起了几个世家子弟。 “朕听闻崔洞如今还在支持海政?” “是。”元结道:“但崔洞如此,乃别无选择而已。” 薛白道:“他做了对的选择,既然信朕,要不了多久,他会有巨大的收获。” 元结不知天子是何心思,想到之前以新法打压世家,沉吟道:“倒是让他捡了个便宜……” “就让他得,无妨。”薛白道:“就由他开始,让世家贵胄们把目光从土地上移开,看看更广阔的海洋。” 这才是薛白布局的最大原因。 他对付世族的手段并不仅是打压,还有引导,以利益将他们从兼并土地引导到探索海洋,才是解决积弊,开拓未来的出路。 朝廷缺的并不仅是远航的财力物力,而是改变。 而此时,第一批像崔洞这样的世家子,还处在丧失了固有优越生活的沮丧中,丝毫不知自己将迎来怎样的泼天富贵。 *** 这年冬月初九,元结还没返回江南东道,海边有渔民看到了天际有大船缓缓驶来。 “又有商船回来了!” 人们呼喊了几句,纷纷往港口赶去,将各种菜肴、果蔬、糕点担了放在路边叫卖,准备向那些船工们狠狠赚上一笔。 一开始,人们都习以为常,认为这是从西洋归来的船只。 直到有人忽然喊了一句。 “林济?是你吗?!” 时任海政司使叛官的袁志远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忽丢开了手里的文书,大步朝那边赶去。 有人转过头来,显出一张黝黑的脸,根本不像当年那个年少成名的状元郎。 袁志远愣了愣,一瞬间有些失望。 可等他定睛再一瞧,脸上顿时展露出了狂喜之色,不等大船停稳便踩着索梯爬了上去,扑过去与林济拥在了一起。 接着,林济身上散发的一股恶臭入鼻,袁志远差点呕了出来。 “哈哈哈。” 两人大笑不已,而当年他们相继中了进士时也不曾有过如此狂态。 “来。”林济拍了拍袁志远的肩,“带你看看。” “早便看到你们的船吃水很深。” 两人脚步很快,蹬蹬蹬地便走下舱底,中间袁志远走得太急,还绊在绳索上摔了一跤,手在一块大石头上擦破了皮。 他撑起身来,才发现像杂物丢在地上的是一大堆铜矿石。 再往货舱看去,只见里面堆满了金银。 林济却对这些不屑一顾,直接带着他继续往前,直到推开一扇舱门。 “这是?” 袁志远愣了愣,意外地发现这间舱房上方竟是有阳光照下来。 他低头看着地上满地黑乎乎的东西,道:“这是土?” “别动。” 林济见袁志远要伸手去挖地上的土,连忙拦住,道:“我种了作物。” “作物?”袁志远眉毛一挑。 “再跟我来。” 林济兴冲冲地又推开一个舱房的门,里面堆着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麻袋。 他解开一个麻袋,从里面掏出一个东西直接往袁志远嘴里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