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第2/2页)
,猜测对方此时心里真正的想法。 由于她此前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或者说是不屑和刻意的忽视,此刻反而感受到乐趣,当然,一开始的确会受到小小的挫折,那是刻意忽略不计的。 以旁观者的视角观测人心,的确会看到非常龌龊的一面,可是看着无数人的人在自己面前上演一幕一幕大戏,那不是小时候看电视的感觉吗? 真人出演,情感真挚,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演员?又上哪儿去找这么美妙的体验? 当真有趣。 事件的走向朝着顾斟真熟悉又陌生的方向发展。 为了镇压反对者,女皇手里必须有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太锋利,女皇都得担心伤到自己,所以要维持某种微妙的平衡,不允许天平向任何方面倾斜。 隆宁公主作为皇室血脉、女皇唯一的女儿,在朝中拥有特殊地位,所以她很快就获得了自由,仍然可以正常出入府邸,不需要传召就可以进入皇宫,既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声音,也负责传递各方面的声音。 可平衡之术是非常危险的手段,当所有人都拥有了派系,女皇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她必须不断重新培植新的亲信,所以“信任”也就成了保质期极为短暂的允诺。 随着女皇逐渐老去,那个被降为皇嗣的小皇帝也逐渐长大,从少年到青年,娶妻生子,虽然好几年连宫门都出不去,却越发成为众多人心中的象征。 有人打着他的旗号起兵,不止一次,宣称是得到了密诏,虽然事后都t被证伪,架不住真的有人相信这个,还有忠心耿耿的卫士冒死相救这种事发生。 女皇大约是动过除掉皇嗣的念头,只是一直拖着不肯下手。 某天晚上,顾斟真路过女皇母家人的宅邸,听到了一段对话。 “要我说,不如直接上书,就说皇嗣谋反,把证据一列,赐死算了。然后,在赵家子侄中选一个做皇太子,就等着改朝换代。” “不妥,主要还是陛下顾虑重重。如今的皇嗣虽然不是陛下血脉,却是礼法上的武帝后人,又在宫里养了许多年,一旦死了,岂不是等于断绝武帝后嗣?陛下下不了这个决心。” “什么武帝后嗣?皇嗣不过是宗室子弟,跟武帝血脉疏远着呢,还不如咱们,真的跟陛下有血缘关系。要是陛下实在担忧,大可以在改朝换代以后,为陛下和武帝单独立庙。” “这倒是个主意。” “陛下只是登基而已,又不曾改朝换代,你们这个法子,不行。” “陛下就那么重视血脉?” “死了以后没人上香供奉,那这皇帝可不是白当了?” “说来说去,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