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序(姐弟)_第百十一章实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百十一章实任 (第2/2页)

外帮助。只是每天回家无论多晚,佣人总会在十分钟内端上温度正好的饭菜,量也比以往更多些。

    她知道,别人可以试错,她不行。

    因为她站在这个位置,别人看她的时候,总是先看她是谁的女儿,再看她做得怎么样。

    她只能用结果,把这些噪音压下去。

    所以她带着组员,开始寻找并逐一拜访集团名单之外的潜在资方。

    有时甚至顾不上吃午饭,穿着高跟鞋站十几个小时,就为了在一场投资说明会上,用叁十分钟把那份表讲得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一个破绽。

    她不靠包装,也不讲故事,只带着资料,一条条现金流节点用铅笔圈出,解释时从不跳步。

    “这套结构不拆分、不联营,叁年期。现金回流节奏按第四季开盘、第五季交付设定。”

    “如果你们需要退出窗口,我们在十八个月节点设了回购机制,价格按年化五厘计。”

    她讲得慢,条理清晰,每一个数字都能现场拆解、反推,留给对方提问的空间少到极致。

    但她从不强求组员陪她一起熬。

    每到中午,她都会提醒:“先去吃饭,别等我。”

    如果有人跟着她熬太久,她也会叫外卖请大家一起吃,或者干脆中途关掉PPT说:“先休息,咖啡我请。”

    她知道,自己拼命,是因为必须拼。而组里的人愿意跟着加班、按她节奏赶进度,是情分,不是本分,父亲从小教育她不能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两周内,他们成功约谈了叁家资方,双方意向最高的是第二家远升基金。

    沉纪雯与他们谈了叁轮。

    初步协议口头达成,额度在表,比例划清。只剩落笔时,对方提出希望由第叁方结构顾问确认这套融资架构。

    她听懂了。

    这个提议不是针对她,而是针对她的履历。她不是财团圈里熟面孔,过往没有完整交割记录。

    对他们来说,一个专业的第叁方顾问,是内部流程上必须的安全锚。

    她没露出情绪,只淡淡点头,说:“请提供正式名单,我们安排。”

    那天晚上,她回到家打开抽屉,抽出一份她留了两年的报告。

    Leon,一个她很早就知道的名字。行业里不多见的年轻顾问,风格冷静,报告一针见血,从不绕弯。

    远升基金提供的顾问可选名单中就有他。

    她第一次看Leon的案子,是在伦敦,她快毕业的时候,隔着厚厚的金融期刊。

    那天晚上她看得入神,后来把整个结构拆下来自己重算了一遍,只为理解他是怎么在一页纸里把一个两个月的交易讲清楚的。

    那种不绕弯、不给废话留空间的专业语言,让她从那一刻记住了这个名字。

    当晚沉纪雯没做别的,只坐在桌前,重读那份报告。

    如果有人要评估这个项目,她希望是由这个人来。

    她没有亲自联系他,只是在一次晚宴上和一位合作过的大律师轻描淡写地提起:“要是Leon在这个项目,也许能更快推进。”

    语气刻意模糊。

    她并不确定这句话会传到哪里,只是作为一个懂规则的人,清楚该怎么处理这句话。

    几日后,那位律师又邀她吃饭,临走时笑了一句:“你想见的人,礼拜五会出现。”

    饭局结束后,沉纪雯回家关上房门,坐在书桌前再次审核了一遍所有材料。

    灯光打在纸面上,四周无声。她一页页翻着,标注、圈线、重新核算,像在面对一个不会说话的答辩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