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节 (第1/2页)
那时候,裕王不受嘉靖喜欢,连带着朱翊钧这个皇孙也并没有在嘉靖那里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无论是长相、性格,甚至是衣着打扮,都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眼前这个孩子,骄阳下,他好像浑身上下都在发光,那么明媚,那么耀眼。 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漂亮的孩子吗? 难怪一向性格乖张难测的帝王会如此宠爱这个孙子,甚至能容忍他扔掉自己的金丹,痛斥严嵩,赶出玉熙宫。 那时候,满朝文武议论纷纷,都以为这孩子要失宠了,连带着他的父亲裕王,也要跟着倒霉。 谁曾想,朱翊钧一场大病之后,非但没有失宠,在皇爷爷那里得到的宠爱反而更胜。 嘉靖为了让他有地方读书,要重新万寿宫。 这实在超越了张居正的认知,他甚至想,裕王是不是从哪里抱了个孩子,冒充皇孙。 但随即,他就意识到,这个猜测有些离谱。这孩子虽然长得和他印象中的朱翊钧大不相同,但眉眼之间,与他那个皇爷爷长得却有几分相似。 这谁要是告诉嘉靖,朱翊钧不是他的亲孙子,皇帝能诛他九族。 就在张居正思绪万千的时候,那孩子已经蹦蹦跳跳来的他的跟前。 毕竟是皇孙,一岁就被皇上封为王世子,说不得哪天就是皇太孙,不是他一个六品国子监司业能得罪的。 张居正往旁边让了一步,侧身站着,把路让出来,等小皇孙走过去。 然而,朱翊钧却停在他的面前,仰着头,绕着他转了好几圈,好奇的打量着他。 那么小的孩子,在帝王无限的恩宠中长大,大眼睛里满是纯真,对人没有一丝防备。 小家伙问他叫什么,夸他长得好看,还认真的挑了一朵荷花送给他。 那一刻,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这样的词,也无法描绘张居正内心复杂又矛盾的心情。 无论是因为他长得好看,还是他们之间真的存在说不清道不明,又看不见的羁绊。总之,这个孩子对他的好感不加掩饰,那么真诚,又那么坦荡。 张居正站在原地,进退两难。 这时候,有个太监走到朱翊钧身后:“殿下给你的,你就收着罢。” 张居正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太监,是他前世的盟友,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 在他死后,冯保也没有能够得以善终,同样被朱翊钧抄家,赶去南京守陵,最终惨死。 张居正接过荷花,那孩子肉眼可见的高兴起来,笑得眉眼弯弯,太阳的光芒落尽他的眼睛里,比太液池的波光更漂亮。 很快,朱翊钧被冯保抱走了。张居正转身,走向相反的方向。 身后的视线仿佛化为实质,让他即使是背对着,也能感受到那灼灼目光。 张居正终是没忍住,回过头看了一眼。果然,那孩子也在看他。发现他转过头来,便害羞的低下头,小脸埋进冯保的颈窝。 张居正沿着太液池一直往前走,走过金鳌玉蝀桥,走向西苑门。 不知道是阳光太好,还是御苑风光太美,他从无逸殿走出来时,满心的愤怒与痛苦,在这一刻,竟神奇的消散了不少,只剩下深重的不甘与遗憾。 在那之后的好几天,他脑子里时常会没来由的浮现出,那孩子仰起头冲他笑的样子。 有一个问题,实在让他困惑——这孩子究竟是谁? 于是,这半年来,他一直留意着关于那个孩子的消息。 直到一个多月之前,他又在太液池边偶遇了朱翊钧。 天气很冷,那孩子穿了一件鹅黄长袄,衣领处有一圈白色兔毛,衬得他白净的小脸像是用雪捏成的团子。 连张居正也看出来,他长高个不少,脸上仍是肉嘟嘟的,下巴却尖了些。 他们隔得远,那孩子正在和两名锦衣卫玩耍,转头时也看到了他。 张居正转身就走,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也没有丝毫停留。 直到走上金鳌玉蝀桥,他才侧头看过去,那孩子已经被太监抱走了。 徐阶前后找了他三次,都是为了同一件事情——做小皇孙的讲官。 前面两次,张居正都拒绝了。事不过三,最后一次,徐阶有点恼火。 他对张居正寄予厚望,见他如此油盐不进,凭白错过一次绝佳的机会,实在想不通,也理解不了,失望至极。 而这一次,张居正没有拒绝——他答应了下来。 他仍旧困惑于半年前那个问题,并且想要亲自去验证答案。 小年过后,嘉靖和朝中大臣都不再处理政务。一直要到正月十七,这个年才算过完。 过完生日,朱翊钧就心心念念盼着过除夕。 正殿内炭火烧得旺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