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115节 (第3/4页)
“此前你曾举贤不避亲,说自己儿子确实有些才能,难道是蒙骗朕?”秦严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可在座之人,除了不明所以的楼兰使者外,朝臣们都心里发寒。官家的意思,他们明白了。要么乖乖献出儿子,要么就承认自己欺君之罪,后者的后果更严重,你自己掂量吧。 显然,陈东岁也明白这个道理。他颓然的跪倒在地,默默的流泪,深觉对不起儿子。 不仅是他对不起儿子,其他人也心里害怕不已,开始回想自己之前是否有说过支持女子和亲的事,官家摆明了是要为之前的言行算账了。 陈越得知此事后,也是再三入宫哀求官家,可惜官家不为所动,还说“令妹都有此觉悟,难道你没有为我大周牺牲的觉悟么?” 朱银小声地从旁道:“陈大人,不为大周牺牲算叛国罪哦。” 陈越:“……” 此事出来之后,大周往后两百年,再没人提过和亲的念头。秦严在位期间唯一一个被送去和亲的陈越,嫁给了楼兰王女之后,也过得并不如意。因为大周这边表示,王女可随意安排,王女就知道宗主国是什么意思了。 听说此事顺利解决,卢照雪和秦晔互相比了个耶。她们真的好厉害呀! 秦晔小声道:“我阿爹夸我懂得借力打力。” 卢照雪比了个大拇指:“阿姐是聪明人。” “萤萤也聪明。” 让和亲见鬼去吧!我大周自我父皇始,誓死不和亲,誓死不纳贡,帝王亲征者无数,胜者有之,败者亦有之,便是败了被俘,也不过自刎以保全周室颜面和天下生灵,如此而已! 第112章 康太后死后,康家自然也被连根拔起,如此则空出了一个高位,也就是户部侍郎的位置。不仅如此,当初官家为了牵制被降职的康侍郎,还特意提拔了一位周大人让他“权”户部尚书,身兼两职。周大人在两个部门忙来忙去,实在分身乏术,见此机会再次提出辞去户部尚书之位,请官家重新任命官员。 秦严便有心请高执音出山。一来,高执音是文皇帝时期的老臣了,什么风浪都见过,是个靠得住的;二来,她也做过户部尚书,回户部就和回自己的家一样熟悉;三来嘛,秦严信任高执音,他在高先生面前,也算是学生呢。 秦晔从爹爹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喜形于色:曾祖母那一朝的女官又多了一个能重新站在朝堂上的,岂不是很好么?她那个废物点心祖父在位时,对曾经母亲信重的女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恶意驱逐了,到底先帝积威犹在,也不敢太过残害,但让正当年的官员抽身离开长安,本就是满满的恶意了。 除了林纷这个实际上的宰相,秦闻动不得之外,其他女官被打压的可不少。孟将军孟慧荣是个暴脾气,生怕自己一怒之下宰了旧主的独生子,只能自己先辞官眼不见为净。她走之后,户部尚书高执音也辞官隐退。 秦晔自从上次秦严支持她让男子和亲的主意还在背后推波助澜后,就和她阿爹关系更好了。长孙令笑说他们俩是臭味相投,秦严心里却知道,这个女儿的脾性对他胃口,有时候为帝者做事为了达到目的是要“不择手段”一些的。相比起来,阿大就比灼灼“正直”许多,嗯,也不是不好,只是很难做好皇帝呀。 他和灼灼臭味相投,阿令岂不知,当年祖母也觉得自己和她是一脉相承呢。秦懿是很开的起玩笑的,甚至说自己与孙儿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坏,只是说:“这坏,要看对外人还是自己人。对朝臣不可一味打压玩弄,孟子所说不错,君之视臣如手足,还是如草芥,做臣子的怎会看不出来呢。却也不能一味地善。中间的度如何,我看阿严你就把控的很好嘛。” 是啊,祖母,希望如今的孙儿依然没有叫你失望。 卢照雪也从父亲和阿姐的口中知道了此事,也很为高先生高兴。她在比赛之后还有几次上门求学,高执音虽然没有收她为弟子(因为已经收了她阿爹),但对指教自己喜爱的小孩子还是很有兴趣的。后面卢照雪问她能不能带上一个也很喜欢术数的同窗来,高执音也点了头,之后她就时常与徐翡一起去找高先生求教。高执音很喜欢这两个小孩。 只不过,对官家这一次请她出山,高执音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她有她的顾虑,年纪大了,只想好好培养一下出众的后辈,让他们将来能撑得起大周的经济体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