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去而复返的秦国世子 (第1/2页)
点亮烛火,在跳动烛光的照映下,齐默看清了那张惨不忍睹的脸。 “不好好看门,你在这儿干什么?” 揉着被踢的大腿,苏善眼神幽怨的望着齐默,“门房和厨房挨得近,学生听到这边有动静,就过来看看。” “那你干嘛不点蜡烛?” “万一是贼,我点着蜡烛过来不就吓跑了吗。” “好了,这没事了,你可以回门房那去了。” “嘿嘿。”苏善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是一脸谄媚的走上前,问道:“使君,书好看吗?” 齐默咳嗽一声,端着架子一本正经的说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很不错。” 哪知齐默说完,苏善脸上笑意更浓,指着那写着《临河诗集》的书,道:“使君,这本书是我编的,这里面只有图没有字的;有字的那本叫《河上集》,当初学生迫于生计,就画了几本,使君要是想要,学生这就可以给使君画出来。” 嘭! 又是一脚踹到了苏善身上,齐默将书毁尸灭迹之后恶狠狠的瞪了苏善一眼。 “学生今晚一直都在门房那边睡着,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 ······ 时间一晃便到了第三日。 琼玉楼内。 今日已不接待其他客人。 宁国县能来的各大小世家家主都已早早的来了这里。 而一些不能来的,只能在牢里对着空无一人的走道大声诉说着自己的忏悔。 那一些都是昨日赵丕谷召集各家说明佃户和荒地之事后依旧强硬表示反对的家主。 接着赵丕谷将消息传给了方威,方威又将消息传给了齐默。 于是官差便在这些人的家中搜到了这些人私通匪寇的书信,统统打入了大牢。 因为这件事,其他的家主们也都一宿未眠,天刚一亮就盯着两黑眼圈来了琼玉楼赴宴,生怕齐默会因为他们迟到了再给他们安上什么罪名来。 而就在一众宁国县世家家主早早的来到了琼玉楼惶恐不安的等着时,齐默还在县衙里和方威优哉游哉的喝着茶。 “使君,就这样把那几个家主给抓了,会不会引起其他的反应啊,毕竟那几家只是他们本宗的一个分支而已,若是那几家联合起来,实力恐怕也不输曾经的谢李两家中的任何一个啊。” 心中忧虑那些世家联合起来反扑,方威端起茶杯顿了顿,又放了回去。 齐默却是一副很悠闲的神色,喝口茶,道:“无妨,谢李之乱造成的影响还在,如今建康城那些世家子弟还都在装作整日放浪的模样,唯恐让陛下注意到,这个时候我们证据确凿,不会有那个不长眼的世家出来冒头的。” 方威闻言,撇了撇嘴。 证据确凿? 通贼书信上字迹模仿的倒是挺像的。 “不过方大人说的也对,不能逼得太紧,这样吧,将那几个被抓进来的人身后的世家仔细查一查,挑一两个罪大的,罚没家产。” “是。” 在县衙里面待了好一会儿,齐默才带着方威去往琼玉楼。 因为担心自己像昨日被抓进县牢里的王家家主几个一样,齐默的这顿饭吃的异常顺利。 威慑起到了十分好的效果,昨日还各种或是模糊表态或是推辞的家主都争先恐后的表示愿意积极配合。 又在宁国县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