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第2/2页)
的房我不太记得了,有些年头了。刚开始就是简单搞了一下,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是92年重新装修的。” 龚卫国瞥了他一眼:“报建的时候有审批记录,你忘记了时间不要紧,我知道。”说完,他转过脸看一眼冯晓玉。 冯晓玉默契地点了点头,拿出一迭子复印资料:“这栋房子于1983年6月报建,第二年3月主体竣工。” 孙广胜这几天在镇上经营得不错,和派出所、住建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关系良好,当然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 眼见得对方有备而来,可他却连重案组的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他的内心愈发紧张,只得老老实实地回答:“啊,对对对,房子是83年盖好的,84年住进来的。” 龚卫国问:“盖房子这大半年里,你住在哪里?” 孙广胜努力回忆过去:“在,在镇上租房子住。” “哪个镇?” “新樟镇。” “为什么想到容阳镇盖房?” 是啊,为什么从这个镇搬到另外一个镇?这个问题孙广胜一下子卡了壳。 因为新樟镇总能遇到熟面孔,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总不好坑自己人; 因为容阳镇离火车站近,倒腾物资方便; …… 这些理由能说吗?当然不能。 孙广胜只得说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容阳镇商业氛围好。” 龚卫国并不在意他的答案,将时间线再次前移:“83年在新樟镇,82年呢?” 孙广胜点头:“也在新樟镇。” “81年呢?80年呢?” 孙广胜被问得有点懞,硬着头皮继续点头:“应该……是吧。” 审讯犯人多了,龚卫国颇有经验。人类说谎时会按照正常的时间线来进行编造,如果倒着时间线问就会错误百出。龚卫国故意围绕孙广胜的事业线倒着提问,就是要逼出他赚钱背后的真相。 大网笼在头顶的感觉愈发强烈,可是偏偏孙广胜拿不准重案组刑警找他做什么。 如果说是偷税漏税的事儿,那应该是税务部门的责任; 如果说是产品质量的事儿,那应该是工商部门的责任; 重案组刑警上门,只能是大案、要案。 想到这里,孙广胜心跳开始加快,喉咙感觉有些发紧,说起话来完全没有刚开始的从容热情。 “我,我那个时候年纪也大了,既没成家又没工作,在家里老被爸妈骂,村里人看到我都嫌,想想也挺没意思的,于是下定决心要出来混个人样。80年到82年,我在几个镇上打零工,在工地搬过砖、干过泥瓦工,也在酒店刷过盘子、帮过厨,赚了一点钱之后呢,我发现女人的钱最好赚,于是就从市里进了一批女装,拿到镇上集市上卖,一来二去的倒腾,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就想着做房子安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