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1节 (第2/2页)
李适见到半躺在床上的崇祯皇帝,见其面色惨白,一脸的衰败。 只见崇祯有气无力的苦笑, “李卿,朕恐怕是见不到大明中兴的那一日了。” 第442章 崇祯最后的要求 李适当即眼里含泪, “大明已经中兴,陛下已经身处中兴盛世。” 说着李适跪了下来,情真意切的说道, “臣有罪,这一切都是臣的罪过啊。臣原本只是见陛下太过于辛劳,便想让陛下享乐一下,没有想到会造成这个后果。” “臣罪大恶极,请陛下治臣的罪。” 崇祯再次无力的摇摇头, “李卿何罪之有,其实朕的身子朕自己心里明白,崇祯十五年后就大不如前了。朕想着劳苦勤奋了一辈子,要是再不享受享受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所有朕才会做一些以前想做而不能做也不敢做的事情。” “不过,这半年朕真的活得很开心,比以前那三十年都过得快乐,只是没有想到这报应来得如此之快。” 听到这里李适当即低声抽泣起来,崇祯对自己真不差。 只能再次抱着一丝希望说道, “难道真的无法挽回了吗?能不能向天下聘请名医来为陛下医治。” 崇祯一脸的欣慰,脸上挤出几丝笑意,但还是说道, “御医已经说过积重难返,而且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恐怕就这几个月的时间了。李卿的心意朕领了,朕知道李卿舍不得朕就行了。” “朕回想朕这一生,唯一拿的出手的便是登基之时快速铲除了阉党,拿下来魏忠贤。还是便是提拔李卿,重用李卿。” “好的开始,也是好的结束,真好,真好。” 李适已经泣不成声了,这天底下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这是一辈子都还不清。 只见崇祯又说道, “李卿,朕想做一些事情,可能对不起李卿。但是请李卿原谅朕,朕要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考虑。” 李适当即便大概猜出崇祯的心思,这是要为太子给铺路了。 “这大明都是陛下的,臣不过是陛下的臣子,臣一生都忠于陛下,陛下尽管做便是,臣无不服从。” 崇祯淡淡一笑, “李卿的真心朕是知道的,朕听说内阁大学士郑三俊和左都御史刘宗周一直逗留在陕西?” 李适当即说道, “臣马上下令让二人回京,还有在河南督师的范景文。”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又说道, “朕想让右都御史李邦华提督京营的兵务。” 李适心里大惊,这是不信任自己,怕自己篡位? 但是现在可不能迟疑,李适当即说道, “那就让李邦华提督京营。” 崇祯再次满意的点点头, “非是朕不信任李卿,朕得给太子铺路。李卿是太子的老师,朕会让李卿为辅政大臣,辅佐太子直到他亲政。” 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崇祯也算了对自己坦白了,没有私下搞小动作来防自己。 李适只得说道, “臣一切听陛下的安排。” 这时崇祯叹了一口气, “最后,朕还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是请李卿让朕最后再任性一次。” 李适顿时紧张了起来,很过分? 不过李适还是斩钉截铁的说道, “陛下但说无妨,臣一定尽全力满足陛下的要求。” 崇祯微微一笑, “也就是李卿,其他人肯定会阻拦朕,劝解朕,但是朕相信李卿会满足朕的要求。” “平贼将军左良玉多次辜负朕,朕想在死前见到他的项上人头。” 李适顿时松了一口气,还以为好大的事。 “今日是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七,正月底臣保证将左良玉一家人押到京师受审。” 要说崇祯和左良玉的恩怨,也就是左良玉多次抗命,后期更是拥兵自重,完全不顾朝廷的命令,把大明最后的遮羞布是踩了又踩。 左良玉的劣迹包括崇祯元年宁远兵变。 崇祯九年在河南战场和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会战胜少败多,河南巡抚杨绳武弹劾左良玉兵强而败,属“避贼”所致。 崇祯十年安庆告急,河南监军太监力促左良玉救援,左良玉拥兵不动。 崇祯遂派熊文灿至安庆,请左良玉至安庆。可左良玉对熊文灿漠然置之,擅去郧县攻打张献忠。 崇祯十二年与张献忠交锋,左良玉大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