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节 (第2/2页)
兵向锦州而去,督师李大人骑着高头大马,身着正一品的绣仙鹤的绯红官袍慢悠悠的向锦州进军。 北洋水师提督郑成功率领的水师扬帆起航,在沿海的近岸缓缓而行。 直到大明的军队正式出兵,建奴才发现原来大明这是玩真的,他们哪里来的胆子,居然敢主动进攻? 原本建奴已经打探出明军的异动,但是一直没有搞懂明军想要干什么,谁知道正如明国京师谣言直奔锦州而来,关键出兵的时间和兵力部署还一模一样。 不过建奴的八旗贵族没有时间怀疑人生,纷纷义愤填膺,请命要教训一下明国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 皇太极强撑起身体,召开朝会,商议计略。 最终决定,召回远在归化的睿亲王多尔衮,让豪格率领两万骑兵迅速驰援锦州,然后召集全国的八旗将士汇集到盛京,准备给不知天高地厚的明军来个重拳出击。 锦州城的守将是武英郡王阿济格,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多尔衮和多铎的一母同胞的兄长。不过阿济格和多尔衮关系不好,才得到皇太极的重用。 阿济格早就探知宁远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明军,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明军居然敢主动来进攻锦州。 虽然皇太极早就让他加强对锦州的防御,但是阿济格就听听而已,随便做下样子敷衍了事,根本不相信明军敢主动来攻。 直到吴三桂的骑兵出现在探子的视线了,阿济格才发现明军居然敢玩真的。当即一面紧急加强防御,一面征调了五千骑兵出城迎战吴三桂。 此时锦州地区大约有建奴的一万兵力。 阿济格狂妄自大,完全不顾手下将领们的劝解,执意出兵和吴三桂决战。 吴三桂当即笑得合不拢嘴,这是来给自己送战功的吗? 三万对五千,还都是骑兵,如此还打不赢真的有点说不过来吧。 在阿济格的印象里,以往哪次不是追着明军暴捶,即使兵力少于明军数倍,即使是明军战力最强的关宁铁骑。 要是以往吴三桂估计还真不敢和阿济格硬碰硬,这关宁铁骑是死一个少一个,但是现在可不一样。 今年年初的时候吴三桂向朝廷申请了一万匹的战马,没有想到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应允,还是上等的战马。 再加上李大人的侯爵诱惑,和身后还有大量的后续明军,吴三桂才敢和建奴来个硬碰硬。 吴三桂还是保持谨慎的心理,派出前锋五千骑兵和阿济格的军队接战不到片刻便佯装不敌撤退。 阿济格只是淡淡一笑,明军战力还是如此拉垮,看自己今日大败明军的前锋,当即下令追击。 阿济格手下的将领再次劝解,谨防明军诈败埋伏。 不过阿济格只是一声冷笑,就算有诈又如何,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于是阿济格的军队在杏山地区就遭到吴三桂部的埋伏。 不过阿济格还是不着急,亲自带领骑兵冲锋,阿济格相信以自己手下精锐的骑兵,击破明军只在眼前。 但是阿济格忽略了这已经不是以前的明军了,一个个贪生怕死,即使优势在我也一个比一个逃得快的明军。 阿济格那真是骁勇善战,带领手下的精锐在吴三桂部中左突右进,七进七出,犹如进入无人之境。 阿济格哈哈大笑,就是这种感觉,明军人再多又如何,还用计谋又如何? 不过等到阿济格部开始疲惫后,吴三桂部也从刚开始的慌乱逐渐适应了下来,开始发挥出人数优势。 再一次冲锋后,阿济格突然发现身后的士兵好像有点少,又看向对面的明军遮天蔽日,阿济格这才冷汗直流。 虽然莽撞但是不代表着傻,阿济格当即虚晃一枪便直接跑路,吴三桂当即开始追击。 逃回锦州后阿济格清点了一下人数只剩下一千五百人了。 阿济格顿时胆寒,这是碰到假的明军啦,为什么战斗意志如此的顽强,这还是印象中的明军? 即使是关宁铁骑,明军战力最强的军队也不该是这样子啊? 阿济格只得一面积极的准备城防,一面向盛京求援。 吴三桂没有管锦州,当即四处出击,将锦州周围的据点全部拿下,等待李大人的主力的到来。 第366章 将建奴的援军赶进城 宁远距离锦州不过两百里,六月二十二日,李适率领明军的主力在松山地区安营扎寨。 松山地区位于海边,距离锦州不过十来里,如此这般正好方便海上来的补给和对锦州的进攻。 李适也不急着进攻锦州,明军中有十余万的民夫,当即开始重建松山堡,新修港口,方便水师停靠和辎重补给的运输。 六月二十八日,豪格的援军抵达锦州外围,阿济格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明军又不进攻,也不围城,就在数里外乒乒乓乓搞个不停,到底要闹个哪样。 不过豪格见明军并没有围城,反而在南面大兴土木,当即便迟疑起来。 这明军不是说是来进攻锦州的吗?自己可是一路疾驰前来增援锦州。来了后锦州居然安然无恙,明军这究竟打得是什么算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