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428节 (第2/3页)
佛天宫仙人一般。 这里的建筑和紫荆府简直是两个极端,紫荆府里两层的小楼都少见,屋舍造型也多是简朴大气的古意。 京都里三层小楼却是随处可见,特别是主要的商业街道,两侧高楼林立,装扮精美,每一栋楼都各有特色,刷的漆也是鲜艳为主,十分夺目,当真有种百花齐放的感觉。 天下之秀美,应该都集中在了京城这一条主街道上,不用去什么江南漠北,也能见识到各地人文特色。 大郎兄妹四人一路看过去,人都呆了,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书上所说‘芸芸众生’一词是那么的精确。 混入这京都的人潮中,他们只觉得自己就是那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渺小到稍慢一步,就会被人潮淹没。 直到走出主道,往东南面的坊市行去,这才偶尔看到一些两层一层的小院,街上往来的百姓衣着也渐渐从绚烂夺目变得朴素简洁,兄妹四人这才有了点此处还是人间的真实感。 整个都城,西面多胡人,属于是外宾聚集地。 而北面便是正真的天子脚下,坊市越靠北越贵,是朝中大臣以及各亲王公主府所在地。 城南多商贾,乃是京都最繁华所在,商铺酒楼食舍遍地都是。 与南市相近的东城,便是普通百姓居所,在贵族们眼里,住在东南向坊市的人,那都是不需拿正眼瞧的。 东南向坊市里什么人都有,三教九流皆在此处。 但在东南向这片坊市中,又有分级,住在东南角的都是商贾巨富,住在南角的都是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下流贫民。 住在东向坊市的,或是衙门皂吏,或是京中小官,反正农、商、士,各占一角,平日里谁也不妨碍谁。 秦封的房子在永通坊,这个地方很妙,就在东南向,紧挨着东城墙下。 那里有一道‘通门’,虽然距离京城主城很远,但出入城十分方便。 头一回入京路还不熟,秦瑶一家八口走的正大门入城,硬是横穿了整座京城,花费足足一个时辰才到。 其实要是走通门这个小角门,入城不到一刻钟就能进入永通坊。 阿旺在一家八口中,算是半个京城土著,但就连阿旺也没来过这么偏僻的坊市。 他说:“那些躲避缉捕的逃犯都不会躲在永通坊这种鬼都不来的地方。” 但实话实说,这里的房子也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了,能够用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到一座两进大宅院,还是独门独院。 秦封的房子很好找,永通坊这里随便找个人一问,立马就能指出‘秦府’所在地。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是永通坊一片平房中唯一一栋有阁楼的宅院。 马车在这栋唯一有阁楼的两进院大门前停下,看着周围那一片破墙漏瓦的平房,刘季发出了真心的疑问: “舅哥把房子买在这,就不怕被偷家吗?” 阿旺一边从马上下来,一边面无表情的解释:“打点好负责这片的小吏即可。” 说白点,就是钱到位,什么都好办。 在秦瑶眼里,这永通巷偏是偏了点,但离真正混乱的三教九流聚集地还隔了好几座坊市,倒是个清静地方。 而且就靠在东墙下,一旦城内有什么大事发生,城防总是最先有所响应,也能最快做好准备。 就算要逃命,这里有通门直接出京,绝对是最快的逃跑路线。 看得出来,秦封选这个地方,是有一定考量的。 在家人们期待的目光下,秦瑶掏出钥匙,打开了秦府这扇少说也闭了半年的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