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372节 (第2/2页)
京城卖爆了,邱燕问我年前能给他多少货,越多越好。” 刘柏闻言大喜,忙将信接过仔细看了一遍。扫盲班没白上,已经能看懂七八成内容。 把信还给秦瑶,激动道:“那可得把这个消息告诉宋管事,好让厂里全速生产,按照咱们往日的速度,两三千只也能造出来。” 秦瑶抬手,“不用那么多。” 没看刘柏不解的神情,秦瑶吩咐道:“大哥你先回厂里把这件事告诉宋瑜,让他把管事们叫到议事厅,我稍后就来。” 刘柏忙应下来,一路小跑着去了。 秦瑶回屋换一身得体衣裳,同留在家中的李氏说了一声午饭不用留自己的,大步赶往文具厂。 工厂升级已接近尾声,整块地都被文具厂买了下来,现在新厂房就建在原来的文具厂旁。 老厂房大部分区域已经推倒,各分部已经搬到新厂房内,只剩下食堂。 这地方秦瑶没打算继续拆,食堂分离出来也很好,反正新旧厂房距离只有不到五十米。 而且推倒后的空地,还要建两排大院做通铺宿舍,以便日后远距离的工人们租住。 新厂形制和原来差不多,但生产线分成两条。 一条小规模,用于生产原来的神力书箱和礼盒。 一条大规模,也是现在最要紧的一条,用来生产仕女匣。 除此之外,还有绣房和玉石厂两个重要原料分部,位于刘家村以外的地方。 绣房负责一切布制品,玉石厂负责一切玉石配件制作,在原地制作完毕后,最后送到刘家村文具厂,进行统一组装出货。 有宋瑜和芸娘二人负责厂内事务,秦瑶基本没操心什么,只在重大方向上面进行把控。 比如今日邱燕来信,她就要亲自过来发布接下来的生产任务。 事关新产品后续的品牌塑造,秦瑶得亲自盯着各位管事落实才能放心。 第550章 集思广益 议事厅内,宋瑜以及其他能到场的管事,都已到齐。 秦瑶第一次踏进这间全新而宽敞的议事大厅,砖木结构的古典风格,大气典雅,很难想象到这样的屋子会出现在一座小山村中。 刘木匠审美果然在线。秦瑶在心中暗暗满意,觉得请刘木匠回来帮忙布置新厂,就是今年最正确的决定。 宽阔的议事厅内,横放着一张巨大长桌,桌面由完整的一棵古木制成。 四周则是各种木根制成的天然坐凳,统一上了清漆,透出一股很温润的原木色泽。 秦瑶在主位上坐下,直奔主题。 “京城传来的好消息我想大家伙都已经知道了,我和你们一样开心,但庆祝先暂时放一放。” 秦瑶笑看向芸娘等人,“年前要把第二批货交给福隆商行,你们算一算,咱们现在能做出多少只仕女匣交货。” 芸娘和采购的刘仲立马低声计算起来,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 刘仲道:“减去送货耗费的路程,咱们还有十月和十一月这两个整月用于生产,刚刚我和芸娘粗略估算了一下,以咱们现如今的速度,全厂上下轮换不休,大约能交出两千六百多只书箱。” “但是!”芸娘严肃补充道:“绣房那边的绣女们恐怕跟不上,需要扩招人手。还有玉石厂那边,虽然同色玉石我们已经屯了一些,但要统一一色,两千六百多只书箱中,恐怕会有三成杂色。” 听了两人的话,在场众人都皱起了眉头。 仕女匣的售价他们都是知晓的,按照一般经验,自然是越多越好,能赚多少是多少,省得像神力书箱那般,后续无力,再想赚钱就难了。 可品质要是不能统一,招牌也坏了,自然是不能那么干的。 刘琪有些着急的追问:“那咱们到底能交出去多少只高品的仕女匣?” 芸娘有些遗憾的说:“如果不加紧绣坊人手,那么保守估计,一千五六百只。” 就这,绣娘们还得熬一段时间,日夜不休才行。 当然了,多劳多得,该少的银子一分不会少给。 众人忐忑的看向秦瑶,以为她对这个数字不会满意。 却没想到,秦瑶扶额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太多了。” 见自己话音落下,各位管事都是一脸不解的样子,秦瑶更觉头疼,都是老实人啊。 她本还想考验一下众人对品牌的意识有多强,没想到,压根没有。 不过顺子突然举起手,表示自己有话要讲。 秦瑶点点头,示意他说。 顺子有点焦急的道:“奇货可居,大家伙应该都知道,要是咱们一下子交出一千多只仕女匣,那还会有人花一百两银子来买吗?” 在场众人心知肚明,一只仕女匣成本还不到八两银子,就算算上要给福隆商行的抽成,那也是暴利。 就算他们制作得再精良,也还是布、玉石、木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