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帐中婚 第6节 (第2/2页)
单独见她,只能委婉开口,做好石沉大海的准备。 掌权的臣子,一日万机,或许亲事是他万机中的最后一环,不愿多花心思,才草草定下她。 齐伯拿起如意棒挠了挠背,扬起花白的眉毛,“明日朝廷休沐,大人歇在这边,你直接过来就成。” 那敢情好,出师顺畅。季绾提壶给老者斟茶,茉莉味清淡缥缈,缭绕指尖,“那也劳烦您给大人提个醒,以免大人有别的安排。” “放心吧,你的事,大人定会排在前头。” “......为何?” 齐伯耸肩挠背,将笑不笑的,“事实罢了,小老儿哪里晓得!大人日后多半是个耙耳朵,家里娘子的事最大。” “您说笑了。” 十六、七的大姑娘即便不拘泥闺阁,也禁不住这番调侃。季绾薄了脸儿,靠坐在藤椅上吹风。 夏日炎热,绿藤爬满墙的巷子里却荫凉清爽,知了声声,熏风舒畅。 “啪!” 齐伯捞出井里的西瓜,对半切开,手上功夫麻利,招呼季绾品尝,自己也捧起一小块,坐在门口向青石路上吐籽。 提到水井,季绾不禁想起昨日的场景,“您老可听说柳明私塾的案子了?” “街坊传遍了,说是谋杀学童案,已移交大理寺和通政司了。”齐伯打个饱嗝,“凶杀发生在荀假期间,失踪地又在宛平县,这事委实诡异。” 凶手为何将尸首运至柳明私塾?还是说将人绑架回京才动得手? 尚无从知晓。 “对一个伢子下手,真是畜生。”齐伯使劲儿吐出瓜籽,“听说是季渊发现报的官。” “嗯。” 因此还得罪了二皇子。 “您老可知,城中哪家私塾的先生随和些?” 弟弟又闷又犟,吃软不吃硬,季绾想将人送到温和健谈的夫子门下。 齐伯向后一靠,翘起二郎腿,“回头小老儿替他寻摸寻摸,京城人才济济,不愁拜师。” ** 深夜,君晟回到书肆,收到齐伯转送的拜帖。 男子停在门前,右脚仍踩在上一级的石阶上,就那么拆开帖子。 秀娟小楷工工整整,看起来是字斟句酌过的。 “陌寒,替我推掉明日的邀宴。” 跟在后面的陌寒张了张嘴,明日的酒宴可是刑部、兵部两位尚书的邀约啊。 反倒是齐伯嘿嘿笑了,他就说,大人会是个耙耳朵。 随后,老者又说起为季渊寻觅夫子的事。 月波缀在云屏上,依稀可见里面的男子在更衣,比慢条斯理再缓慢一些,之后走出云屏,随意坐在躺椅上。 垂在椅边的衣料上有云纹隐现灯火中。 君晟手里把玩着锤揲熏炉,漫不经心的。 齐伯以为他不打算为季渊的事费心,躬身欲要退下,却听身后传来一道冷调的笑。 “先帝三十七年二甲进士,收几个关门弟子不在话下吧,齐老先生?” 齐伯愕然转身,连连摆手,“不中,小老儿懒散惯了,可听不得嗡嗡读书声。” “明儿把书肆后院的几间房子收拾出来,刚好用作学堂。”君晟放下熏炉,懒懒撑头,“成交的话,地窖里那二十坛梨花白归您了。” 齐伯一噎,那可是他觊觎多年的美酒。 老者背手踱步,鼻子歪向酒窖的方向,“招一个季渊还不够?” 君晟交叠食指搭在腹上,“不够。” 季渊腼腆敏感,如果可以,是需要结交一些志趣相投的同伴。 ** 当晚收到回帖时,季绾还有些惊讶,那会儿没十成十把齐伯的话当真,不觉得君晟会特意抽出工夫与她见面。 幼时,父亲曾有改行做幕僚的打算,给不少大户人家投过自荐书,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数月后才能收到回信儿,而君晟要比那些家主位高权重得多。 第一次与除了沈栩外的男子单独碰面,季绾一夜辗转,次日早早梳妆,没特意打扮,简单涂了些面脂。 用过早膳,她在家中守着时辰,辰时刚到就匆匆出门。 医馆不止她一人坐诊,还有聘请的大夫,无需事事费心。 何琇佩望着门口,摇了摇头。 比回帖中约定的时辰提早了一刻钟,季绾站在珍书阁所在的巷子口静静等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