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6节 (第2/3页)
也远不止可控核聚变。 四月份,蟾宫计划在周瑞的领导下,第一次进行正式发射,琉球嘉手火箭基地火力全开,以一天30枚火箭的速度,打破了自己曾经的世界纪录。 载荷们被送往了地月中转站,而后以长轨电磁弹射的方式,慢速发往月球,最终在四月下旬抵达月面雨海地区。 落地的智能设备“存活率”达到了92%,之后立刻根据计划,在月面开始建设太阳能电站,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月球的“建设”工作,由太一天工创造记录。 虽然是无人行为,但依旧是崭新的篇章。 顺带一提,被重新发现的“吴刚”被妥善维修保管,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它会被送回地球,据说周教主听闻了它的情况后,特意要求认真对待,回到地球后会亲自接手。 之后“蟾宫计划”,将会开启常态化模式,计划用两年时间,彻底构建完整的月面基地,等拥有了永久工事之后,进行“有人化”改造就容易得多,加增维生装置,未来可以派遣宇航员,乃至长期居住。 蟾宫的建设开启了直播,通过航天局的鹊桥一号传达给了地球,许许多多人亲眼见证了荒芜的大地渐渐有了不一样的风景。 七月份,常温常压超导突破到了284k,也就是11c°摄氏度,完美迈入了室温范畴,夸父能源还实装了自研的强磁控制装置,成功点火了与中核集团合作的托卡马克装置,并维持了一个小时,1.5亿摄氏度的核心散发着可怕的能量,距离可控核聚变越来越近。 全球能源产业即将重组,海湾国家首领组团来到中国,探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前景。 石油依旧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距离被抛弃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只不过海湾国家必须提前找到靠山和后路。 九月份,开明智能和太一天工联合开发的秘密项目“量子通讯”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基于星地中继通讯的无线量子通信,最大距离记录从此前的600米,一跃来到7000公里的中轨道高度。 考虑到真空环境量子损耗几乎为零,很快这项技术就有机会应用在“蟾宫计划”中。 11月份,第二届中国科技博览会开幕,复瑞集团再放重磅消息,宣布发现了一种可以修复“端粒异常”的病毒,未来可能对广谱癌症起到根治作用,甚至有可能解锁人体寿命密码 同月,姚培丽诞下一女,周伟钢取名为周慕姚,拍马屁的功夫可把长子无语到了。 12月,韩子茵诞下一子,作为周教主长子引得不少人关注,这个和小姑只差一个月的男孩,被取名叫“周承欢”。 第1061章 还好有你们(大结局) “时光飞逝,光阴似箭。” “一转眼,就已经六年过去了,在这六年里,我们完成了从儿童,到少年的蜕变.” “想象一下,各位在十三年后,躺在这世界上的某处,在寂静的夜晚,亦或是疲惫的清晨.” “是否还能记起,曾经规划的未来,曾经萌生的梦想!” “到了那时,高中啊不是,是小学的六年,对大家又意味着什么呢?” 操场上,一个少年以卡脖子公鸡般的嗓音,声情并茂的演讲着。 下方,几个同学小声议论着:“这内容怎么听着这么熟悉?” “这好像是周院士当年高中毕业的演讲稿改了几个字罢了。” “要不是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我一定向老师举报他!” “哎~初中还要背课文,想想就累,不过高中就好了,听说‘学习机器’已经普及到高中了。” “那也不一定,也许初中上一半,就普及到初中了呢?” 几十米外,操场边缘围栏外的街道上,一个带着棒球帽的壮硕男子,听到熟悉的内容,稍稍驻足了片刻。 随后莞尔一笑,继续前进。 五月份的大理,正在气候最好的时候,气温只有20°,晚上稍冷一些但也能接受。 周瑞沿着熟悉又陌生的街道行走。 这座城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