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_第47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8节 (第2/3页)

可是手头还有盈余,她要留着给冯烨置办马匹和兵器。

    冯烨很乖巧,习武更加刻苦,读书也更加用功,有空闲时,他就帮阿娘浇菜喂鸡,还帮着阿娘去给县学里的学生们送饭送衣。

    他练武也有天份,没过多久,牛师傅便夸他是练武的材料,好好练下去,一定能有出息。

    转眼三年过去了,跟着牛师傅练武的孩子已经换过几轮,很多孩子要么不想吃苦,要么学了一招半式便觉得自己已是高手可以独步天下,一直跟着牛师傅练武的,就只有冯烨和许德华。

    这一天,许德华告诉冯烨:“我弟弟也要来牛师傅这里习武了,他太调皮,阿娘说要让牛师傅好好管管他。”

    冯烨笑道:“好啊,每天扎一个时辰马步,看他还怎么皮。”

    他们刚刚练武时,每天就是要扎一个时辰的马步,回到家里,扎到床上就睡着了,哪里还有力气淘气啊。

    许德华的弟弟叫许德明,今年八岁,果然就如许德华所说,上窜下跳,灵活得像只小猴子。

    许大先生和许大嫂送许德明过来,他们给牛师傅带了很多礼品。牛师傅是个爽快性子,让小厮去酒楼叫了饭菜,要留许大先生和许大嫂吃饭。

    许大先生在清虚是做山长的,很有风度,也很谦逊,他曾经去过学堂,冯烨以前就见过他,因而,当许德华拉着他一起留下吃饭时,他没有拒绝。

    许大嫂是女眷,另外开了一桌,因此,许德华和冯烨,还与牛师傅和许大先生说了几句话之后,就连同小弟弟许德明一起,被赶到了许大嫂那一桌,留下许大先生和牛师傅喝酒聊天。

    “阿娘,这就是阿烨,他是我们班里功课最好的,不信你去位小叔父”,许德华开心地把自己的好朋友引见给阿娘,又对冯烨说道,“阿烨,这就是我阿娘,我阿娘做的花生糖和芝麻糖可好吃了。”

    许德华看向冯烨时,笑容凝在了脸上。

    他看到冯烨正傻乎乎地看着他的阿娘。

    他伸手在冯烨的眼前晃了晃:“阿烨,阿烨!”

    冯烨如梦初醒,低下头去,藏起眼中的湿意,再抬头时,他的脸上都是笑意,那是发自肺腑由里到外的笑容。

    他没有想到,千帆过尽的来世,他会在这里重逢故人。

    不,这是他的亲人,与他血浓于水的亲人。

    只是不同的,这位亲人没有了凤冠霞帔,珠光宝器,她只是南方小镇上的秀才娘子。

    冯烨知道,许德华的阿娘是一位女先生,无论是大户人家的太太,还是市井小户的娘子,提起许德华的阿娘都会夸上一句:那可是位真正有德有才的女子啊。

    冯烨心里那一丢丢的纠结,忽然就舒展开了,如同被熨斗熨过一样,平平展展,舒舒坦坦。

    十六岁时,冯烨中了武秀才,许德华也考中了秀才,只不过不是武秀才,而是文秀才。

    三年后,冯烨又和许德华一起,双双考中了举人。

    又三年,冯烨和许德华,在牛师傅的带领下,一起去了京城。

    那一年,冯烨二十二岁,高中武举第一名,被当朝天子钦点为状元。

    许德华则是文举传胪。

    交阳府同时出了一位武状元和一位传胪,在京城一时传为佳话。

    许县丞已经乞骸骨了,但是他年轻时曾在京城读书,以前的先生如今已经是书院的山长。

    冯烨和许德华进京后,便一直住在书院里,如今他俩金榜题名,书院也跟着风光起来,每天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许德华初时得意洋洋,冯烨告诉他:“我们没有背景没有祖荫,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金榜题名只是一切初始而已。”

    许德华幼承庭训,只是少年心性,一时被迷了眼而已,听到冯烨这样说,他顿然醒悟,接下来的日子,他更加谦虚,更加沉稳。

    一日,小厮送进来一张拜帖,冯烨看了一眼,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