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 (第2/2页)
她认真回道:“上有神佛,便有寄托。” 芸芸众生,所求不过如此了。 朱氏瞧见她这般神情,突然生出些好奇,“姜姝……你有所求?” 小小年岁,说出来的道理倒是通透。 姜姝点头,“是啊,有所求。” 所求还挺多的。 等第三日,她被朱氏带着去白马寺为老和尚做法事时,便虔诚的跪在佛祖之下,道:“母亲,再允我在这里为两位故人祭上转生灯吧。” 洛阳有习俗,未满十五岁故去的祭转生灯,满了十五岁的点长明灯。 朱氏自然无不应允。她请了方丈来,问:“他们去世时多大的年岁?” 姜姝一时之间竟然答不上来。 她被绑去淮陵的时候孩子们刚过六岁生辰,但她在淮陵活了多久,却是不知道的。 刚开始,她意识让醒,还在心里估算着过去了多少日。但时日一长,她已经活得恍恍惚惚,如昏如沉,自然也就没记住日子。 她只能估摸着去:“六岁多吧?应该不至七岁。” 那般难熬的日子,她应该没有坚持到一年。 朱氏点头,“叫什么名字呢?” 姜姝:“男孩叫柏行,姑娘叫丹韵。” 她生的是龙凤胎。彼时宋家人都欢喜,名字还是老宋国公亲自取的,大笑着道:“喜至我家,弄璋弄瓦。” 朱氏闻言点头,见她面露悲伤,倒是没继续追问下去他们是什么关系,只道:“逝者安息,早已经投胎转世去了,你不要伤心。” 姜姝怔怔好一会儿,又问:“还有一些故人,我不记得名字和祭日了,可否合点一盏灯?” 秦赵两位妈妈,春夏秋冬四个丫鬟如今还在世,写她们的名字不合适,只能遥遥为上辈子的她们在佛祖面前求个好前程。 朱氏便觉得姜姝是个至情至孝之人,更加满意,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方丈在一边等着,等她们说完了才笑着道:“如此,应该还剩下最后一位逝者了?” 姜姝点点头,“是我家师父,俗家名姓不可知,但法号为空名。” 方丈诧异:“是和尚?” 姜姝点头,“是。” 方丈呢喃空名两个字,半晌后笑着道:“空空来,空空去,无名无姓,倒是自在。” 他道:“既然是和尚,便也不用俗家名姓,只用法号就行。” 又问,“可知逝去时的年月?” 姜姝点头,“知晓的。祭日是元狩四十三年腊月十三日。” 方丈:“可知生辰年月?” 姜姝摇头,“这个师父未曾说过,但看着应有七十岁左右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