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第187节  (第2/2页)
个女子从外面进了走了进来。    “哦?什么点心?”    顾倾城和韩娇娇齐齐扭过头,长相不同、气质却极为相似的两个人,脸上都带着孩子般的热切。    “荷花酥!我特意让百味斋的伙计用素油炸的。”    在县城待了几个月,仿佛脱胎换骨的赵元仪,熟稔的用湿帕子擦手,然后将点心拿出来,分装到自带的小碟子里。    她双手纤细白皙,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搁在后世,都能拿来当手模。    她笑容恬静,从骨子里透着一种娴雅。    跟去年的黝黑村姑,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若是不知情的人见了,根本就想不到她出身农家,只会觉得她是那家富贵人家精心教养的千金小姐。    赵元仪很清楚,自己能有如此的改变,全都是托了阿婶的福。    当初她想要跟着阿婶来县里,只是想开开眼界,稍稍提高一下身价。    若是自己的服侍让阿婶满意了,兴许还能给她做件新衣服,或是送件小首饰。    而这些,等自己嫁了人,就是她的“嫁妆”。    赵元仪做梦都没想到,她的人生还能有这样天翻地覆的改变。    阿婶居然送她去隔壁学刺绣。    周嬷嬷的绣技很好,也愿意倾囊相授。    赵元仪万分珍惜这个机会,拼了命的学习。    两个月的时间,她便能绣一些精致的花样儿。    学会了做秀活儿,赵元仪除了给婶娘和堂弟做衣服,还会绣一些帕子、荷包。    一来,是为了练手;    二来,也是想赚些钱,回报阿婶。    周嬷嬷的束修,学习刺绣所需要的布料、丝线等,都是钱啊。    赵元仪嘴上不说,心里却将这些账都记得清清楚楚。    阿婶对她好,可她也不能没有良心。    赵元仪便想着把绣品卖掉,得了钱,就交给阿婶。    或许抵消不掉自己的花费,可好歹也能让阿婶不至于太吃亏啊。    对于赵元仪的做法,顾倾城并没有拦阻。    而赵元仪赚到的钱,顾倾城更没有拒绝。    她不缺钱,但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顾倾城太熟悉了。    她更是无比精通驭人的技术!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赵元仪这边呢,经常去卖绣品,一来二去的,就入了绣庄东家的眼。    这位东家姓何,祖上出过绣娘,子孙们便开了一家绣庄。    但,后代们似乎并没有遗传到先祖的刺绣天赋。    尤其是到了最近一两代,家里的女儿都是资质平平。    何家只得从外面请绣娘,或是从外面收购绣品。    赵元仪的出现,让何东家眼前一亮。    一手正统的苏绣,虽然技法稍显稚嫩,但应该是初学的缘故,假以时日,定能有所大成。    家世清白,模样也不差,能够耐得住性子,举手投足也透着大家的风范。    何东家开始关注赵元仪,于是,他又惊喜的发现——    赵元仪的婶娘居然就是县里有名的顾娘子,是崔太太的手帕交。    崔太太可是县城第一夫人啊。    何东家的绣庄,都送了一成干股给崔太太。    如果自家儿子娶了赵元仪,不只是多了个绣技精湛的当家娘子,还跟崔太太搭上了关系啊。    更不用说赵家的名声,让顾倾城的一通操作,真的相当好。    女人嫁人,要买猪看圈。    男方挑选儿媳妇,又何尝不看家风?    其实,娶妻远比嫁女更需要慎重。    娶妻不贤,祸及三代哇。    若是赵家名声不好,上上下下都是搅家精,赵元仪本身的条件再好,何东家也要掂量掂量。    而赵家的“实际”情况呢,是家里有节妇,公婆厚道,兄弟相亲,妯里相近,儿孙孝顺,长辈慈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