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1节 (第1/2页)
她也不会因为这短暂的“疏远”,便质疑她们的情谊。 这些女孩子们都是京中官家女郎,她们的父亲祖父多是在朝为官,有此约束在,她们行事便注定不能随心所欲。 这世道于她们为难,她不能再以友情为名来为难她们。 “怕什么,长孙家还能吃了我不成?”这态度豪横的是家大业大园子大,家中阿兄格外争气的魏家女郎。 “有我大伯父在,又哪里轮得着我来避嫌呢。”这‘天塌了有大伯父顶着’,‘人言可畏且让大伯父去畏’的,是姚家女郎。 还有许多态度乐观,目光格外长远,有几分侠气在身上的—— “反正常家郎君是被冤枉的,迟早会真相大白的嘛!” “没错没错……” “常姐姐别怕。” 一群女孩子们围着常岁宁纷纷劝慰着。 常岁宁看着那一张张可爱年少的脸庞。 哪怕不久后或许就要分开——但她会好好记着她们的。 年轻的女孩子们围着一起,起初且是认真安慰开解常岁宁,待到后头,聊着聊着就拐了弯儿。 但这弯儿,恰就拐到了常岁宁心上,给了她一条新的线索。 第192章 她猜对了 在众人聚集之处,轻而易举便能立即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的开场白中,其中有一句便是—— “你们听说了吗?” 此言一出,众女郎们便都齐齐看向那说话之人。 那绿衣小娘子压低声音道:“我听说那劳什子解郡君家中的孙女,竟要给应国公府的世子冲喜做侧室!” 这“劳什子”三字,仅仅针对当日在登泰楼中作妖未遂的解氏本人。 毕竟那日登泰楼中之事,她们都是亲历者,对解氏自然不会再有什么好感和敬重。 “你说这个啊……” “昨日就听说了,我还当是什么新奇事呢。” 见好友们不以为然,那提及这个话题的小娘子很不服气地道:“你们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忽然说这个作甚。”魏妙青制止了这个话题,这都什么时候了,常岁宁哪有心情听她们聒噪这些事。 “其二……是什么?” 魏妙青转头看向那好奇发问之人,只见不是旁人,正是常岁宁。 魏妙青:“……?” 是她太过低估八卦的魅力了吗? 见常岁宁也感兴趣,那小娘子便放心敞开说了起来,且不忘先卖个关子:“你们猜,明家为何单单让那位冯娘子冲喜?” 常岁宁:“听说是因这位冯娘子的生辰八字最合适?” 魏妙青讶然地看着她——虽说家中遭逢变故,可当下京师的消息八卦,她是一点没落下啊。 那绿衣小娘子神秘兮兮地道:“这是对外的说法,我却觉得没那么简单呢。” 常岁宁立时问:“何出此言?” 非是她热衷京师八卦,她之所以了解此事,是因此事和明家有关——阿兄被栽赃之事极有可能与明家脱不了干系,如今她正处于怀疑阶段,自然不会放过明家的任何举动。 在她看来,明家忽然让那冯家娘子过门,此事虽说有冲喜的名目在,但这冲喜之说未必不是在掩盖什么…… 但常岁宁只是怀疑,她与那位冯娘子并无交集,对其也无印象,故而她的怀疑没有证据和头绪。 纵然方才无人提起这冲喜之事,常岁宁本也打算问一问的。 有时贵女间的事,只有这个圈子里的人最清楚,因为彼此走得近,相互之间有交集,相识者多有重合,消息便只在这些人之间流通。 果不其然—— 那位绿衣小娘子声音极低地道:“我听说那冯家女郎屡屡对应国公世子示好,此前在大云寺时,二人怕是已经……” 魏妙青不解:“已经什么?” 懂的已经懂了,不懂的还在埋怨:“……你话怎么只说一半呀?” 姚夏瞪大眼睛:“已经生米煮成熟饭啦?” 此言一出,众贵女瞪眼的瞪眼,红脸的红脸。 “你怎知道的?”姚夏诧异地看着绿衣小娘子:“你亲眼瞧见了?!” “什么呀!”那小娘子羞恼地打了姚夏一下,“我也是听说的!” 魏妙青瞪眼:“那你这不是以讹传讹,坏人家女郎名声吗?这种事道听途说岂能相信?” 那小娘子忙解释道:“我是听我表姐说的,并非空穴来风……在大云寺时,她和那位冯娘子同住一间禅院,她亲眼瞧见那位冯娘子裹着披风,衣衫不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