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 (第2/2页)
,一抬头,便迎上了队友们震惊的目光。 陈礼旭作为“代表”提问:“这是你干的?” 没等云若溪回答,他就意识到了自己提问的不严谨之处,改口道:“这是你拆的?” “对。”云若溪拍了拍出鞘的头:“我问过依泉了,老师没有禁止破坏这里的建筑。” “是这样没错...”陈礼旭回忆起老师的话,这点确实没做要求。 但是这不是重点吧!一般人谁会在打架的时候拆迁啊! 陈礼旭在心中无声呐喊。 这不拘小节又极其高效的作战风格,他怎么觉得这么熟悉呢? 第39章 陈礼旭的沉思让云若溪的思维发散到了其他地方,她提出一个可能性最大的猜想:“你们是想学吗?” 拆迁流的打法,在这种矮小房屋较多的地图上,还是很有用的。 如果能掌握技巧并抓住合适的时机,就有很大的概率以少胜多、给对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对面的四名队友下意识地急速摇头,表达自己的强烈意愿。 云若溪颇觉可惜,这真的是很实用的打法呢。 “对了,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一打完就被四人的目光“震慑”住,云若溪还没来得及了解几人的“战绩”。 听闻此言,四人默契地从中间让开,留出一道开阔的视野。 在后方的土地上,赫然躺着被打趴的四名机甲。 “第一关”破了之后,后面的战斗就简单了不少。 不仅仅是“一回生二回熟”的熟练度问题,大米所在的a营地没有队伍有权限进行攻击的话,就不必让队员留守看护屋子,战力也更加充裕了。 几人便采取与第一轮类似的模式,由李依泉在前方探路,确认敌人的位置,并在战斗中予以辅助。 两名实力稍弱些的队员负责扛大米,主要责任也是看护大米;云若溪奔在前方,尽可能地率先歼灭敌人;陈礼旭和另一个女生走在大米两侧,近距离确保运输的有序进行。 看着这位同班女生冲在前方,熟练地使用手中的武器上挑、横劈、前刺,陈礼旭觉察到,那种莫名的既视感越来越强烈了—— 他一定在某个地方经历过似曾相识的场景, 但他可以确定,在升入德圣利高中之前,他是不认识“云若溪”这个人的。 所以,究竟是为什么感到熟悉呢? 如果云若溪有读心术的话,一定会轻笑两声,解答他的困惑: 因为我是你的师傅啊,“肌肉猛男”。 出色的实力辅以有效的策略,小队很快就完成了第一轮物资运输,并在回程的路上,“顺手”又解决掉了几个对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