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2节 (第4/4页)
仙人所筑的高台……更休想将新恒投诚的事情告知天庭。 凡间之声,上达天听的渠道一共就只有三个。国师本人开口、东都牵星台作法……以及最后一道隐藏在印星宝玉中的秘法。如今张进澄将自己封在牵星台中,几乎就等于把所有上达天听的路都给封死了。太后一党无论对天庭多么忠心耿耿,也都换不来天庭的片刻注视。 而没有天庭的力量,就不可能打破如今的僵局。而僵局若是继续持续下去……时间显然并不站在太后一方,至少,并不一定站在太后一方。而不一定三个字,无疑便是国师的机会。 所以,当游客判断自己实在难以逃脱,更遑论将宝玉带回东都救出国师的时候……将宝玉就地摧毁,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策。 “哎呀,所以老祖宗这绿信,果然只能当红信来看啊。” 看完信后,杨五逸不由发出无奈的叹息。 杨九重却说道:“至少杀了国师最为得力的心腹爱将,这已经值得一封绿信了。有那人在,我们始终都要面对出现最坏局面的风险。那人当初能在万军之中潜入天坛盗取宝玉,只怕给他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这十万大军所组成的封印之阵,也要被他洞穿。” 杨五逸有些难以置信,却不在这等细枝末节上与兄长分辨,只是问道:“所以,现在咱们要怎么办?等老祖宗在凤湖挖宝归来,请他顺路来一趟东都,与总管尝试联手破开牵星台禁制?” 杨九重说道:“老祖宗应该不会回来了,他这次出山长达二十天,消耗甚巨,无论最终结局如何,都必须尽快回归北境洞天闭关调息。而且,从凤湖到繁城、东都,也谈不上顺路,实在没理由叫他老人家专程绕路。” 说到此处,杨九重忽而顿住,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隐约的灵光闪烁,却一时捕捉不及。 杨五逸却清楚地捕捉到了,目光在瞬间变得冰冷。 “凤湖……距离流岩城倒是不远。而且时间也差不多对得上,游客死,宝玉失踪,然后黎奉仙就亲率两千部众,跑去穷乡僻壤扎营……” 杨九重顷刻间就再次点燃怒火:“好个胆大包天的逆贼!我这就要他粉身碎骨!” 杨五逸却连忙制止道:“二哥息怒,此事只不过是我牵强附会的臆测,并无任何实据。这种情况下贸然对星军主帅动手,实在得不偿失。而且即便他真和那宝玉有了牵连,事情也未必就没有斡旋余地。那人生性自私贪婪,只要对症下药,许以荣华富贵,未必不能让他将宝玉拱手奉上。毕竟那宝玉在他一介元婴手中,又能抵得什么用?” 杨九重欲言又止时,杨五逸已经拱手请战:“二哥,不妨就派我去桑郡走上一遭。无论黎奉仙有什么阴谋诡计,我都有信心将其一一破去,再将宝玉带回东都!他当年就不如我,如今更不是我对手!” 杨九重沉吟许久,方才重重点头:“好,那桑郡之事就由你全权处置!” 第494章 恭迎大驾 桑郡,流岩城。 伴随清晨的曦光映入城主府的厅堂,伏在桌案上的夏侯鹰眉头微微抽动一下,继而睁开了眼。 恍惚片刻,他才意识到自己昨晚居然就这么趴在桌上睡着了……继而,心中不由升起一股焦灼燥意。 他紧咬着牙关,直视着桌上的文稿,低声说道:“阿仁,阿义,你们为什么不叫醒我!?我不是说了这几天公务繁忙,每次最多小憩一个时辰,时候到了就要叫我起来吗?!你们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吗?!” 最后几个字时,话语中的怒意已俨然要化为实质,震得厅堂一阵摇簇。 他虽然完全不通争斗之法,但终归是半步元婴打底的修行高手,以神识动金丹时,单单是“威压”便有着实在的力量。 哪怕只是太平城主,认真起来也是可以抖擞官威的……而依照过去多年来的经验,每当他真的受不了下人们的惫懒而动怒时,这股怒火都能让一众护院的护卫兼仆役们屁滚尿流地爬来请罪。 虽然每一次,夏侯鹰都不会真的严惩他们,而是默默自行消化了恚怒,但至少发怒的那一刻,他的话还是有用的,作数的,足够镇压任何杂毛金丹。 然而这一次,一直到厅堂内的最后一道回响归于无声,他都没有见到那些惫懒却忠诚的护卫们跑来负荆请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