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407节 (第2/2页)
不能出屋子而郁闷。 姜舒和郁澜去看她时,听了她满腹牢骚。 平静安稳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转眼已到五月。 大昭今年风调雨顺,各地陆续传来麦子丰收的讯息。 皇帝同百官商议后,解除了禁酒令。 一切都在变好,臣民欢欣不已。 五月十七,璟王府办了一场喜宴。 逐风同冷星,卓腾与霜华,四人一道大婚。 为了方便当差,几人都没有离府,同追云檀玉一样,选择了在王府西北角的小院居住。 五月十八,荣王府又办了满月宴,喜事一桩接着一桩。 歇息足够后,姜舒开始巡铺,帮着姜父打理姜记生意。 五月底,朝中发生了多件大事。 第496章 皇位 南延按约给出的第一批赎金抵达上京,由户部清点后入了国库。 兵部和吏部户部清算出战亡将士名册,功绩名册等,交由皇帝过目,与百官商榷一致后进行封赏,发放抚恤银。 五月二十九的早朝,气氛肃穆隆重,与平日大有不同。 高和展开明黄卷轴,高声宣读圣裁。 “大昭安稳全仗将士护佑,战亡将士的抚恤银,不可贪墨半分,须分文不差送至家人手中……” 此次大昭南北受敌,战亡将士二十余万,所下发的抚恤银数目庞大,极易引起心怀不轨之人动念。 为防止官吏贪墨,皇帝与众臣商议,下派可信之人到各地,监管督察。并下诏至各处,让百姓监察状告,凡有贪墨者,严惩不贷。 处置好战亡将士,接下来便是立功将士论功行赏。 “……靖安侯夫人捐躯报国,乃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抚赏黄金千两,珠宝锦绸十二箱。” “靖安侯骁勇忠义,为边关战事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赏白银十万两,加袭爵位一代。” “太子郁承智勇兼资,为边关战事殚精竭虑,立下丰功伟绩,朕心甚慰。赏黄金万两,珠宝器物十八箱。” “璟王郁峥雄才伟略,多谋善断,在宜城之战中立下不世之功,特封为璟亲王,赏黄金万两,赐丹书铁卷一块。” “璟王妃大义贤良,实乃天下女子之表率,加封诰命以昭天下,赏贡锦五十匹,珠宝器物十箱,东珠头面一套。” “殿前都指挥使周泊序智勇无双,斩杀南延二皇子萧凛,为宜城战事作出卓著贡献,赏白银十万两,赐丹书铁卷一块。” “另后位空悬,放眼后宫,唯毓贵妃有懿淑之德,性资敏慧,酌立为后。” “东宫无主,谢丞相之女谢婉若,端方贤德,含章秀出,敬慎持躬,册为太子妃。” 高和一一宣读完,满朝百官恭声齐喝。 “圣上英明。” 宣读完封赏,高和从内侍手中接过另一卷轴展开,继续高声宣念。 这次的内容,是关于上京商户的。 边关起战时,上京商户在姜舒和姜父的号召带领下,为朝廷出了不少力。 现下大昭安稳,皇帝没有忘记他们,下令给姜记减五年商税,其余商户各减三年。 此诏一出,上京商户沸腾了。 而看到其余告示后,全城百姓都沸腾了。 大昭经历了一年多的灾厄磨难,终于迎来了昌盛宁和。 郁承回到东宫时,册立太子妃的圣旨也一同到了。 谢婉若跪地,领旨谢恩。 待传旨内侍走后,谢婉若同郁承进到内室。 郁承脱下朝服,谢婉若拿来常服给他穿上。 “殿下怎么不高兴?”谢婉若观察着郁承的神色问。 郁承叹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的殊荣,都是将士拿命换来的。” 回到上京后,郁承时常会梦到边关战场,每次都会惊醒,浑身大汗。 谢婉若夜夜相伴,明白郁承是留下心疾了。 不仅如此,郁承从边关回来后,落下了畏冷的毛病,遇凉风呛喉时还会咳嗽不止。 现下已近六月,常人都觉天气炎热不已,按往年规矩屋中已需放置冰鉴祛暑了。 但今年因郁承怕冷,屋中一只冰鉴都未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