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第412节 (第1/3页)
两者其实还是有些细微的分别的。 现在岿光集团仍没有开放加盟,都是直营店,把这些周边店铺扩展到其他城市的购物中心,也算是一种全国范围的部署。 而开公司分部的概念,则又不一样。 在另一个城市开公司分部,相当于把那一片地区的事务全部转移过去,意味着岿光集团彻底在那座城市扎根! 现在岿光集团的影响力其实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地方上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地方直接扎根,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也就不那么直接。 最简单的例子,哪怕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岿光集团的待遇很好,都知道岿光集团在金海市,可很多人也没办法辞掉手上的工作到金海市就职。 他们可能在这座城市有孩子,有房贷,根本没有条件一走了之。 所以哪怕岿光集团再吸引人,鹏城的绝大多数打工人都不可能背井离乡,投靠岿光集团。 像林曹这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一点资产都没有说走就能走的毕竟还是少数。 哪怕是肖城,看着从月府集团离职后转投岿光集团十分潇洒,在表面上打了月府集团的脸,实际上他自己的损失也极为惨重,属于是两败俱伤。 和林曹不一样,他在鹏城可是有房贷的! 固然在拿到离职赔偿金,拿到更高工资之后偿还房贷不成问题,可最大的问题是,他人不在鹏城了。 这房子一下就尴尬了起来。 继续供着?他人都到金海市了,供着干嘛? 卖掉?这房子都装修过了,算上利息什么的,赔掉的钱足有七位数!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情况。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谁能鼓起勇气舍弃自己多少年打拼下来的一切,前往一个陌生城市重新开始? 可一旦岿光集团把公司分部开到鹏城,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只要能被岿光集团招募,谁还在月府集团干活啊? 算上肖城如今不懈的努力挖人,人才必然会大量流失。 原本不算剧烈,或者说算是错位的竞争,一下子就会被摆在台面上。 如果杨若谦把岿光集团分部开到鹏城,两家之间的“暗斗”立刻就会上升为“明争”! 杨若谦对秘书小姐的问题没有任何迟疑,说道:“那肯定是在其他城市建立公司分部。” 齐慕对此并不意外——在大部分员工的认知中,他们觉得杨总到现在才迈出这一步已经太过稳扎稳扎。 岿光集团早就成为金海市巨头,产业遍布整个城市,换其他公司早就迫不及待的开放加盟,恨不得全国甚至全球开店。 然后画饼,融资,上市…… 可杨总却永远不急不慢的样子,拒绝了所有的投资请求,也从不开放加盟店,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把自己的盘子做好。 在很多人眼里,加盟大品牌在绝大多数时候就意味着“昂贵”,意味着“智商税”。 如果再来一个明星代言,则溢价更是高到了天上。 原本10块钱的东西,经过这么一轮包装后,价格甚至可能要翻10倍,来到100块钱! 而岿光集团旗下的周边餐馆或是商店,却成为了“性价比”的代名词。 由于没有开放加盟,没有多出一道成本环节,成规模的采购使得成本非常低,统一管理的效率也非常高,所以哪怕价格低,盈利空间仍然巨大。 就连那些单价很高顶级高奢的餐厅,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