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_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第2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第220节 (第2/2页)

回家的时候,家对面的广场舞大爷大妈们就是把这首歌当做了舞曲!

    而且看情况是非常受欢迎,受众面极广。

    “卧槽?!”刚送走一堆瘟神杨若谦此时突然隐隐觉得自己又要迎回两尊恶佛,“好狠的策略,居然选择绕过我们,打进下沉市场?!”

    在很多时候,基于信息获取渠道,杨若谦对一件事的判断都只能局限在他自己的圈子里。

    无非是圈子大圈子小的问题。

    就像超级英雄题材的电影受众群体中就基本不会包括老一辈的人一样,杨若谦在做判断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忽略掉这批人。

    对音乐的判断同样如此。

    因为老一辈的人,很少会去下馆子,就算下馆子也不会到岿光集团旗下的生僻字餐厅……

    于是导致魏玲和曾艺的歌没有通过正确的渠道传播出去,结果一直不温不火。

    同时又导致杨若谦判断失误,认为两人的歌曲受众面真的不广。

    便放心大胆的签进了公司,放心大胆的让他们自己出去折腾。

    可当两人真的上了类似《祖国好歌声》这种节目之后,传播渠道打通,大家口口相传,隐藏在水面下的受众立刻就浮了上来!

    很显然,两人的歌曲对不少人,尤其是年纪偏高,不太喜欢当今流行乐的老一辈来说,杀伤力极强。

    “好歹毒的心思!”想通这其中的逻辑之后,杨若谦按着胸口,双目不甘心的瞪圆,“竟然偷摸的绕过我,跟我玩偷袭!”

    想了下,杨总又摇了摇头。

    “也不对,他们没偷袭我,是我自己太忙,没及时关注节目。”

    杨若谦并不是这类综艺的狂热爱好者,不会第一时间追更,有时候甚至会屯个两集三集再一次性看完。

    于是……别人都已经把魏玲和曾艺的新歌听完,下载到手机里了,杨若谦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甚至他已经在路上听到了这首歌广泛传播开来,也没能意识到歌手就是自家旗下的艺人。

    “养剧害人啊!”

    “以后如果是自己艺人参演的剧,一定要紧追!决不能养!”

    杨若谦再一次总结出了一条成功经验,记录在了自己的备忘录中。

    记录的时候,杨若谦也没忘了看剧。

    反正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现在补救也晚了,还不如苦中作乐,骗一骗自己。

    可看着看着,杨若谦原本抱着看乐子心态的表情便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

    到了当前阶段,《祖国好歌声》的淘汰机制和之前转座椅的方向完全不同。

    现在是评分淘汰阶段。

    顾名思义,在一段演出之后评判所有参赛选手的分数,分数高的留下,分数低的被淘汰。

    可问题是这个分数的组成部分,非常不合理不透明。

    因为其中包括了场外观众投出的“人气票”,而且这个人气票的权重还相当之大!

    “人气分”加上“专业分”,两者综合计算下来的分数,才是决定歌手去或留的最终分数。

    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歌手”的人气分很高,高到他的唱功并不是那么好,也很可能可以把唱功更好的其他选手淘汰出局。

    这种赛制谁看了都知道里面一定少不了猫腻!

    人气票是通过什么渠道计算的?投这些人气票的人是否存在一人多投的现象?如何确保参赛选手没有通过各种场外手段影响这些人气票的投送?

    就算人气票的投送完全公平公正,节目组想要影响观众也太简单了——综艺并非直播,是在剪辑之后放出的影像。

    主办方想让谁人气高,就多放这个人的片段,让他持续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面,一遍又一遍的加深观众对他的印象。

    主办方想让谁人气低,就直接把这个人所有的片段都剪掉,让观众根本就想不起来综艺上还有这号人物。

    一档有几十个人参赛,一期节目的时间就那么短,更新频率还低,观众怎么可能记得住每一个参赛选手?

    只要可以控制每个人的出镜频率,就能变相控制人气票的流向。

    对此节目组有什么解释吗?

    根本就没有解释,也没有答案。

    反正人家人气票就是比你高,怎么样?

    杨若谦看着人气值处于倒数第三的魏玲和曾艺,眉头微微锁起。

    对于一个给钱就能让保送选手在第一阶段晋级的节目,杨若谦是非常相信他们的下限的。

    花钱晋级这种明显不属于正当竞争手段的行为,杨若谦竟然可以用公账付款,甚至没有被系统警告,也足以说明一些事情。

    说明就连系统都判定,参加这档综艺节目,不花点钱打通关系,几乎很难通过完全的实力夺得冠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