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3节 (第2/2页)
子,倒是赵光义一脉除了一个比较年轻的皇帝撸了撸袖子,其余人都唯唯诺诺。 “二哥,我们就不用上了吧?” 赵光义犹犹豫豫,赵匡胤直接眼睛一瞪,抓起他衣领: “朱元璋起码帮我们家把昀儿的头骨抢回来安葬了,你再唯唯诺诺的,我先拿你开棒!” “赵家的儿郎们,肩并肩上!” “完颜家的儿郎们,咱们也上!” “太祖,我们帮谁?” “管他那么多,反正都有仇,一并打了!” “太祖,女真人上了!” “那我们也上,耶律家的勇士,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李家的一起上!” “刘氏宗亲,都给朕上……” 很快,十年一见的皇帝聚会,又成了一场多王朝皇帝的群殴。 面对这种情况,朱元璋连忙抓着朱棣和朱允炆跑出混战圈。 饶是脾气收敛的他,此刻也不免火大:“等我孙子高煦来了,我看你们谁还能对付我!” “世祖、太祖,姓朱的那三个在这!” “直娘的!快跑!” 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 “这次场子,迟早得找回来!” “老四,谁让你乱说话,你难道不知道隐忍吗?” “爹,俺也没想到那地方可以直接动手啊……” 一道华光降临,出发时仪表堂堂的朱家三人,此刻十分狼狈的回到了大明朝的土地上。 朱棣和朱元璋起码还知道护住脸,朱允炆就没那么好了,脸肿得和猪头一样。 “爹,等高煦下来,俺们到时候再收拾他们!” 朱棣恶狠狠开口,却下一秒就被朱元璋狠狠一脚:“天天高煦下来,你在咒他啊!” “俺……俺只是想他嘛……” 朱棣委屈的跟个儿子一样,旁边朱允炆还想嘲笑,结果扯到脸上的伤口,整个人疼的呲牙咧嘴。 “悄悄的回去,别让蓝玉那群家伙看见。” 朱元璋拍了拍身上的脚印,心里感到十分憋屈。 他们爷孙三人也算武力充沛,奈何铁木真那一大家子人太多,几十号人一拥而上,就算老刘家的刘寄奴都得挨上几拳,更别提他们老朱家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棣、朱允炆悄悄摸回了大明宫,而一直等待他们的朱标瞧见他们的模样,便知道他们大概吃了亏,心里不免庆幸自己还好不是皇帝。 “爹,热水都给你们烧好了,衣服也备好了。” 朱标上前扶着朱元璋,朱元璋咬牙切齿:“等高煦来了,我们一定得把场子找回来。” “可高煦这会好像才五十多吧?”朱允炆不合时宜开口,朱元璋闻言脸上抽搐。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喔……” 朱标瞪了一眼朱允炆,瞧着他窝囊的模样,恨不得再上去抽他一顿。 此界世界,每一方土地都会有该王朝、该皇帝在位时期发现或引进的作物。 类似秦代就是传统的五谷,汉代则是拥有张骞引进的各种瓜果蔬菜,而大明拥有的物产则是更多。 朱棣降临后,经过大明育种改良的许多作物都以野生的方式出现,而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要做的就是开垦荒地,将这些作物种植成为可以收割的作物。 地府给予皇帝们居住的这方小世界也有春夏秋冬,但土地却异常肥沃。 哪怕是正常的五谷,也能每年稳定产出三百斤,而大明引进的诸如红薯、西红柿等作物更是亩产千斤以上,其他作物也基本上四五百斤。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种地,毕竟他们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但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该种的还得种。 马皇后带着朱棡等十几个儿女开辟了二十多亩地,除了种植谷物和蔬菜,便是种桑养蚕,亦或者种植棉花。 不得不说,老朱家的儿郎们虽然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干活,但死后还真的干活的一把好手。 尤其是随着朱棣降临,带来了朱橚等十几个兄弟姐妹后,朱家的耕地也越来越多了。 几年时间转瞬即逝,大明朝四千八百里周长的土地被朱元璋他们爷孙四人勘察大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