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5节 (第1/3页)
十月,袁可立将兵马司改革,设兵马司衙门,兵部侍郎一位,员外郎四位,主事十二位。 地方上,分别设兵备三十九道,每道负责一省,每省兵备道不定数,编制以卫、团、营、旅、队、什为主。 小县设一兵备旅,数量一百四十二人。 中县设一兵备旅,数量四百二十六人。 大县设一兵备团,数量一千二百七十八人。 若是省会,则是设一卫三千八百余人。 诸如两京这种地方,则是东、西县各设一卫,合计七千六百余人。 至于兵马员俸禄,也从原本的每年十五两增加到了二十两。 经过袁可立的改革,兵马司从原本臃肿的一百二十四万,裁汰为了八十六万。 从军队到兵马司,朱翊釴的改革成效显著。 不出意外,隆庆九年二月,兵部左侍郎孙传庭成为了皇帝对天下的传声筒,宣布对吏治进行裁汰改革。 尽管谁都知道皇帝接下来要对吏治进行改革,但谁都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敢站在皇帝那边。 要知道现在不是洪熙、不是景泰、也不是成化正德,如今的皇帝没有军功,朝野内外也不太平。 在这种节骨眼上站队皇帝,这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大明立国已经二百六十九年,这个时期的西汉已经成了东汉,甚至连东汉都进入了灭亡倒计时。 这个时期的大唐距离灭亡也不过二十年时间,而两宋距离灭亡也不过五十年。 尽管人们知道不能以古论今,但却总避免不了对比。 更别提如今大明遍地灾情,全靠南洋和南洲、东北不断输送粮食才得以渡过过去八年时间了。 尽管朝廷一再再说小冰河期的活跃期持续不了太久,但眼看江南都积雪尺许,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小冰河期恐怕不会那么快结束。 孙传庭的站队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无疑很愚蠢…… 三月,孙传庭被拔擢为吏部尚书,兼任京察巡抚。 朱翊釴发天子旗牌,准孙传庭便宜行事。 五月,孙传庭艰难招募了六千名五司京察官员后,便开启了浩浩荡荡的京察行动。 他从北京开始着手,这与前几次的京察不一样。 此前的京察是从下往上查,而孙传庭却从上往下查,并且先拿宫廷动手。 对此,孙传庭与朱翊釴交代出自己的想法。 孙传庭认为,内廷之中的太监贪婪成性,并且时常泄露消息给外廷之人,所以京察必须先从内廷太监宫女动手,其次便是对在京勋臣文官动手。 只要在京官员倒下,地方上的官员就没有了靠山,而陛下已经通过提高军饷和兵马司俸禄积攒了民心,哪怕地方有叛乱,也很难形成气候,随时了镇压。 孙传庭的想法很危险,但朱翊釴却认为很有道理,故此批准了他由上到下的京察思想。 五月二十四日,孙传庭正式开展京察。 仅一个半月时间,便有内廷太监大小七百多名被京察招供,吐出赃款二千四百二十六万两。 得知消息,朱翊釴震怒不已,在下旨处死这群太监后,竟气郁不豫,一病不起。 倒下前,朱翊釴令皇太子朱常清监国,并让朱常清继续支持孙传庭京察。 百官闻言,随即开始向朱常清弹劾孙传庭,然而朱常清却反问:“传庭何罪有?” 显然,朱常清也是个明白人,他清楚不解决吏治问题,赈灾的事情就无从说起,不管发下去多少钱粮,最终还是会落入贪官污吏的口袋。 正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