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  (第2/2页)
。    “傍晚看的省台天气预报,他这几天一直发愁,半夜起来好几趟,不是上厕所就是抽烟。”    “刚才我听到噗咚一声,起来看,就发现他倒了……”    “这可怎么办啊,你们能帮我们查查船吗?”    “船上有几个人你知道吗?”    “我就认识一个,其他的认识人不知道具体名字,就那个跟了我老公好多年。”    刘本强老婆口中,跟了他们很多年的船员叫赵泽凯,是二副,今年27岁。    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跟着刘本强超过了十年。    赵泽凯是个孤儿,初中毕业不到十六岁就跟着刘本强跑船。    刘本强把他当亲儿子对待,送他学技术,学开船,一心想把衣钵传给他。    这些年无论在船上还是床下,赵泽凯跑前跑后从不含糊。    这些年很多年轻人想跑船挣钱,却吃不了苦,最多干几个月就不干了,留下的都是他们这些老弱病残。    如果不是赵泽凯在船上承担了大部分重体力活动,刘本强的身体也支撑不到现在,    刘本强也对赵泽凯绝对信任,自己不想跑的时候,就让赵泽凯出去,他不偷懒也不吃货,捞回来的鱼卖了多少钱转手就给刘本强,一分钱不剩。    刘本强老婆絮叨着说了一堆有的没的,半天说不到重点,叶锐急了。    “出海的渔船是什么号码?有没有装gps?”    “啥?我不懂……”    顾添啧了一声,瞧着病床上挂着好几个输液瓶却一直沉睡不醒的刘本强。    窗外黑色的夜撕开了一线裂缝透出了城关,顾添决定再次前往渔业管理局,带着一堆有用没用的信息走出了渔民医院。    刚刚上班,刘本强老婆说不清楚的事在渔业管理员的记录里都清楚了。    刘本强三艘渔船,两艘分别于4月19,4月20日停到了顾添他们还没去的两个港口。    最早回港的船停在了渔业管理局附近的港口,但是4月18日傍晚再次驶离港口。    船上的定位装置不好用,但是开通了卫星电话,通过卫星电话发射过的信号定位,查明这艘船4月20日出现在瞭阳外几十海里的海面。    4月21日晚上信号到了逸林正北二十海里的位置,22日一整天都在瞭阳附近海域。    23,24日两次卫星电话的信号定位移动到了之前查到的出现短暂风暴的海面附近。    25凌晨起信号消失,距今这首渔船在海上消失了五六天了……    “渔民私人船只不比国家作业船,定位几乎没有,这是舍得的才花钱装了卫星电话,不舍得的啊在海上出了事,我们连捞都没得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