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9章 (第1/2页)
屋里吃酒的人,也都出来看,有人还在跟着鼓掌叫好。气氛感染之下,好些人都流下了眼泪。 有人是江家的老伙计,从逛小集还是杂货铺时,就在这里干活。 有人是后来加入;有人是江家一手培养出来的。 这些人,有县里的,也有乡镇的。 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共事,看着逛小集从一间门店,发展成沿街两排商铺。 往日的忙碌与辛苦,都在这一刻获得了巨大的满足。 他们是来挣钱养家的,但他们对逛小集是有归属感的。 谢星珩没有扩音的喇叭,只能照着老样式,先敲铜锣,等台下安静了,再继续说。 这是江家搞活动的常见动作,百姓们都习惯了,听见铜锣响,他们都会静一静。 谢星珩道:“这几年大家都辛苦了,逛小集能发展到成今天的规模,离不开你们的努力。也感谢父老乡亲们,感谢你们愿意相信我,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在经营中,一次次调整改善,学习提高,给你们更好的商品,更好的服务。” …… 谢星珩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学生代表,父母还热爱让他在亲戚面前表演节目,社牛属性天生点满。当众演讲对他来说是小意思,脱稿随性发挥都足够。 他也真诚的感谢大家,这几年忙下来,他比在现代时的奋斗更有实感。 追名逐利,和踏实的干事业,带给心灵的感受大不相同。 从前他忙完,只感觉空虚。计算下来,只有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现在他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他可以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给百姓创造财富。 演讲要适可而止,不能光顾着自己感动。 谢星珩又一次回望两排铺面,跟百姓们说:“接下来,有请我的夫郎江知与江老板来跟大家讲两句。” 江知与下来前,谢星珩给白喜文使眼色,白喜文立马叫人抬箱子。 箱子里是谢星珩前两天准备好的契据账本。 大小箱子摆一块儿不漂亮,也不大气,像是“大箱子不够,小的来凑”,显得寒酸。 谢星珩又把大箱子的账本重新摆放,再把装着契据的小盒子都放进去。 幸好箱子是弧形大口的盖子,不然还压不住。 江知与上台,谢星珩还过来迎,两步的台阶,都要拉手,扶一把,下边的人都在笑。 江知与也会说场面话,这点人数,他不怯场。他也很有触动。 让他讲两句,他便讲两句。 他常去农庄和糖厂,跟农户和员工打交道,说话少了几分文绉,多了些真诚朴实。 他跟大家说:“我真没想过逛小集能有今天的规模,我记得我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