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国师,太子就交给你了  (第2/2页)
境内所有之地都能够安居乐业、天下万民都能够吃饱穿暖,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工作,为大明、为他们的那个家而奋斗。    大明的境内会有很多很多的工厂,养活着很多很多的工人,也能够生产出来很多很多的物品,让整个大陆都可以用到大明的货物。    从而赚取很多很多的钱财,积累很多很多的金币和银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    这番话,崇祯皇帝明显是说给朱慈烺听的。    朱慈烺也是很认真很认真地听着,他也从未知道,自己的父皇和国师会讲述这些。    “是啊,真正的大国的确是我们当初说的那样,但是现在的大明,想要实现那样的目标,可能还要很长很长一段的时间,也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能仅仅是一代人,都完不成,需要几代人的奋斗,才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江枫直接就指出了现在的大明存在的问题,说道:“就像是现在,六部之官署、御史台、都察院等等都能够自上而下或者是自下而上的管理。    看起来非常合理,然而时间久了,这种合理也会变成一些官员懒政的手段。    什么事情都是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而下面的下面,就最后到了地方上。    然而地方上的官员真的能够做好吗?”    崇祯皇帝想了想,摇了摇头,这些年,他已经接到了很多地方上的官员,在最后直接被查出的消息了。    “地方上的官员不能很好地管理,更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担责下来。    所以这就需要再分化地方上的官员的职责,减轻他们的任务,才能够让他们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可以不做什么。”    现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在最开始试行的很好。    可是到了一定的期限,弊端也就出来了。    正所谓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    当朝廷颁布了什么政务之后,就会一层一层地下发,最后到了地方上的官员手中。    那就要靠他们自己去执行。    他们要是做不到,自然会有御史台的人前来问责。    “如何细化?”崇祯皇帝问道。    江枫悠悠地回道:“大明有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叫做三司会审,也就是御史台负责调查官员,大理寺负责拿人,刑部负责定罪。    也就是各司其职,每个官署都有着明确的责任,有着明确的分工。    在地方上,其实也可以实行,刑部直接掌管犯罪之案,大理寺负责拿人,六部的分局也可以在地方上运转起来。    这就需要县丞、郡丞、总督放权,也需要御史台和都察院的监督。”    ……    江枫和崇祯皇帝两个人对大明的现在进行剖析,说了很多很多。    而朱慈烺也在认真地听着。    他觉得这比以前的读书识字还要有兴趣,也喜欢听取这样的内容。    就像是听故事一样。    和崇祯皇帝交谈了几天,朱慈烺也学到了很多,崇祯皇帝自己也明白了很多。    在这之后,江枫则是带着朱慈烺去了工部、刑部、户部等等地方。    对于国师的到来,对于国师带着太子亲自来查看,这些官员一个一个都是小心翼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