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直播一开,在线种田 第52节  (第1/2页)
    对于土豆和辣椒的种植,严之默没有解释太多,总觉得说得越多,这件事就会显得越离奇,不如等育苗成功,乃至收获之后,直接做菜给姚灼品尝。    等到暖房里满满当当地摆了一地花盆,严之默捶着有些酸痛的腰起身,只觉得成就感满满。    趁着无事,还打开弹幕看了一眼    不出他所料,弹幕已经在报菜名了。    暂且还吃不上土豆和辣椒的严之默眼不见为净,选择把弹幕关闭。    不过退出前又扫了一眼收益和积分,只觉得再过一段时间,又能换一些新东西了。    唯一的烦恼就是积分涨得太慢,等他兑换新东西时,势必又要花费一些。    若是如此,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等到商城升级。    村中日升月落,有道是似水流年,日子有了节奏,过起来便觉得很快。    一晃眼,到了九月末,霜降已过,秋耕已赶在下霜前结束了,还有约莫半个月立冬,村子里将迎来真正的农闲时节。    期间严之默把上一批五百根的蜡烛送去了镇上,自然也包括陶氏预定的那一套桂花香薰蜡烛和桂花香水。    他为了这一套东西的包装,可真是下了血本。    先是熬夜设计了一套礼盒,拿去给方老大看,方老大直言自己没这个技术,给他介绍了一个镇上的木匠。    因要得急,还多加了银钱,人家才专门替他紧赶慢赶地做了出来。    不仅盒盖设计了双层镂空,里面还根据蜡烛的尺寸分了格子,且一侧还预留了摆放燃烛工具的位置。    装蜡烛的木盒做好了,香水的则还需额外一套。    他专门去了县城的高端商行,买了三个样式各异的琉璃瓶。    琉璃,是类似玻璃的材质,不及玻璃通透,可在这个时代工匠的巧手塑造下,也极尽工巧了。    因琉璃工艺复杂,故而价格高昂,严之默买了三个指头高低的小瓶子,就花了近四十两银子。    差不多把上回挣得都又花了进去。    而装琉璃瓶,木盒就显得不合适。    严之默用心比对,最后选定用锦盒。    但锦盒外表不宜过于花哨,毕竟选用琉璃瓶,就是为了凸显香水液体之清澈,因此外盒最好高贵、素雅。    他亲自去布庄裁了一块玉色的暗纹织锦,乍看像是素色锦缎,可变换角度,就能见到流动着光泽的暗纹,    找了工匠,将这块布制成锦盒外皮,又在盒中垫了轻容纱。    将纱布团叠成云朵的式样,琉璃瓶置于其中,仿佛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般,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等到这一步,连弹幕都觉得差不多该结束了。    可严之默永远能给人带来惊喜,只见他又去取回了一枚事先画好图样,请人雕刻的印章。    在桃花商标的基础上做了优化,花芯部分嵌入了一个篆体的“严”字。    时下文房四宝铺子里也会卖各色花笺,多是家中殷实又识文断字的女子、哥儿会买来使用,当然也有男子购买,书写传递情谊的诗句,赠给心爱对象的。    严之默选了两枚洒金箔的,在上面刻下印章,又执笔各写下四个字。    一枚是“金庭玉露”*。    一枚是“玉阶秋光”*。    写完后晾干,就把花笺分别放进了木盒与锦盒当中。    等这一趟忙活下来,他只觉得腿都要跑细了。    可是实物呈上时,观陶氏的神情,便知道辛苦都没白受。    陶氏满意非常,因这套包装自有成本在,且盒子还是严之默设计的,绝对独一无二。    最后以二百两的价格成交。    二百两买一份礼,还是哪怕去京城都寻不到的稀罕物,原料就是自家院子里白使的桂花,过去做成糕点吃都吃腻了,到了这书生手里却化寻常为神奇。    而自家夫君的恩师,素喜清贵,连带家中内府女眷,也向来不许太过富贵奢靡。    这份礼,又精巧,又有新意,正正是投其所好。    陶氏越想越欣喜,拿回家后便仔细放好,待过几日老大人过府时,出手相赠,定能博得一番好感。    作者有话要说:    1、“金庭玉露”“玉阶秋光”化用自《霜天晓角·桂花》谢懋(宋),原句“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以及《秋夕》杜牧(唐),原句“银烛秋光冷画屏”。    ——    预收求收藏~    主攻种田文《夫郎赘婿是天才国医》一句话简介:国医圣手穿成盲眼小村医后    主攻年代文《满级大佬重启1990》一句话简介:九零创业从捡垃圾开始    文案在专栏,欢迎戳戳!    第47章    刁翔来石坎村取货的这日,到时天才蒙蒙亮。    牛车前行的轱辘声打破了村中惯有的平静,晨起忙碌的村人们三三两两,边走边瞧。    “这赶牛车的来过一趟,我想着呢,似是外村专门贩货的,上回走时,还在村口停了停。”    “我也记着,上回村长家媳妇还从他手里买了两只兔子打牙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