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直播一开,在线种田 第39节  (第1/2页)
    第37章 倒v结束    严之默之前就决定,第一批肥皂,要走中低端市场。    蜡烛或许还不是家家都用得着,村里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可,实在想点灯的,灯油省着点用也可。    镇上许多人也是点不起蜡烛,只能用灯油的。    但肥皂就不一样了,家家户户谁还没有个洗衣服洗澡的需求。    姚灼意犹未尽地拨弄着水里的泡沫,说道:“这东西定可以比皂角贵的,但不能贵太多。”    方二娘赞同道:“贵太多就没人买了,要知道还有许多人家穷得连皂角都买不起,衣服脏了就去河边涮涮罢了。”    姜越思索道:“但香皂比皂角耐用,这一块分量足够,我瞧着能用挺久的。”    严之默又问了问皂角多少钱。    姚灼答道:“咱这边没有皂角树,只能用买的,十几文钱能买一大捧。家里要是人口少,或者孩子少的,能用两个月。孩子多的,一个多月就没了。”    严之默掂量着手里的肥皂。    “这一块肥皂,只要储存得当,够一家人用至少两个月,若卖二十文一块,会有人买吗?”    在场的几人,方二娘和姜越都是成亲多年,操持过家里的。    而其中姜越还养大了一个哥儿,比起新婚的姚灼,这方面经验更丰富些。    “那定是有人买的,那些买不起皂角的就不提了,买得起的,为何放着更好用的不用?何况也差不出多少钱去。”    方二娘说完,姜越也点了点头。    “二姐说的有道理,我觉得二十文这个价格还算公道。就算是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也愿意挤出二十文买一块,过日子不就得干干净净得才像样吗?”    何况他如今在这里做活,每日都有十文钱的进项,比起以前夜夜缝补刺绣,又点不起灯,只能生熬,早晚要把眼睛熬坏来得轻松许多。    严之默听罢,看向姚灼,征询他的意见。    “阿灼觉得如何?”    姚灼眨眨眼,像是没想到严之默会问自己。    “夫君你定就好。”    严之默微微勾唇,“生意是咱家的生意,又不是我的一言堂,自然要问你的意见。”    他不希望日后姚灼永远是个囿于内室的小哥儿,未来生意若是做大了,只靠他一人是不够的。    所以严之默从现在开始,就有意引导姚灼去做些思考。    此话一出,方二娘和姜越都朝着姚灼投去歆羡的目光。    有严之默这样通情达理,还尊重夫郎的夫君,真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姚灼在外人面前,得严之默的重视,更不愿丢了自家的面子。    当即仔细想了想,说道:“二十文确实公道,但初期售卖的时候,许多人没有用过,可能会有顾虑,我觉得可以切成两块卖,一块十文,十文钱许多人家都出得起,这样能卖的更快。而且这批人如果觉得好用,下一次说不定就会买大块了。”    严之默颔首夸奖道:“这个主意好,咱们可以这么做。”    他之前定做的模具,和上辈子常见的透明皂尺寸差不多,大约是一掌长,四指宽,沉甸甸的一大块。    切开来售卖,分开的两块也不嫌小,省着点用,其实也能用两个月,就看各家的使用频率了。    上回做的模具还是太少,眼下收回了严老大家欠的钱,手里又有几两银子了,他便打算去找严老大定做更多的模具。    至于方才拆出来的那块试用品,严之默直接一分为二,分给了方二娘和姜越,让他们拿回家去用。    两人一番推拒,但最后还是在严之默与姚灼的劝说下收了。    “回去放在通风的地方晾着,等干透了再用,更方便。”    严之默本来想的是,这第一批十块肥皂,还不一定能成功。    若是成功了,就当是试验品,给相熟的几家分了,自家再留两块用。    哪知才过了两日,这肥皂就“火了”。    起因是郑霜儿和方二娘去河边洗衣服,家里两个小子,淘得很,衣服成天都沾一身泥。    尤其是方二娃那件,不知道去哪里蹭了一块植物的汁液,那颜色扒地牢牢的,郑霜儿把手都搓红了,都没洗掉。    旁边几个大娘婶子见了都说:“老三媳妇,你可悠着点手劲吧,别一会儿衣服没洗干净,倒教你搓出个洞来!”    “是啊,你别生搓,你多加点皂角!”    郑霜儿擦了擦脸上溅的水,气不打一出来,“我都加了好多了,你们这沫子!陈年老灰都能搓下来了!这熊孩子,这衣服还是月前新做的呢!看我回去不抽他!”    一旁方二娘见状,从衣服里摸出那块用帕子包着的肥皂。    “弟妹,要我说,你用这个试试,反正都拿来了。”    郑霜儿瞧了一眼,到底是不太舍得。    “这东西难得,既是给你的,你留着洗头使,洗孩子的衣服岂不白瞎了。”    方二娘硬是把那件衣服接过来,拿肥皂搓上去道:“既给了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