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回八八,为了躺赢肝技能 第37节  (第1/2页)
    电工原来还觉得自己归电力系统管,别人管不着自己,现在看一群人挨家挨户地叫人,也开始慌了……    大过年的,天寒地冻的,一群老年人,可这劲儿地折腾,先不说别的,再让他们折腾下去,折腾‘走’几个,问题就麻烦了!    幸好,这是大过年的,村长带人糊弄好久,又拿过年说事,最终让大伙先过年,有啥事过了年再说。    不过很显然,这事儿闹的现在村里分成好几派,村里都没以前那么和谐了!    ……    大过年的,小孩儿们最大的事儿就是玩。    燕长青就很开心。    过年了,家里有肉吃,就是好年。    在家除了他强烈要求的喂鸡喂牛,别的事儿也不让他伸手。    本来做饭的活儿他现在已经能干的很不错,可惜家里不给他机会。    就连喂牛,都要有人看着,才让他上去搅拌饲料。    自从演出归来,每天不管他走到哪儿,后边都跟一老头——家里这孙子太能耐,太宝贝,爷爷一眼看不见都担心磕了碰了。    村里人普遍认为,铁生老头做的没错。    谁家有这么个孙子,不跟个人护着,都对不起列祖列宗。    也有少部分觉得老头做的不对的。    你想想,过年前出去表演个拉弦子,挣了钱不说,带回家来的肉米油都有几十斤,肯定祖坟冒青烟了!    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只一个老头跟着,怎么也得跟几个壮劳力才放心啊!    燕长青很无奈,但是好在爷爷只是后边跟着,不会干扰他干什么。    过年了,年年有余,还要捕鱼。    捕鱼是大事儿,鱼在村里的大塘子,夏天熊孩子玩水那个。    这个池塘大,捕鱼的时候还会分鱼,所以不需要动员都是全村出动。    首先得排水。    不需要抽水机——主要是没有。    挖开池塘边,有一边靠着地势低的地方,只要把缺口用网堵上,不让鱼出去就行。    水还不能全部排完,底下得留一部分,不然小鱼都死了怎么办?    等水排差不多,请的不知道哪儿的捕鱼队登场,他们带着那种长度堪比池塘宽度的长网,开始网鱼。    场面特别壮观。    不止是池塘两岸,水里也要有人的,他们穿着能护大半身的防水胶衣。    水早被折腾浑了,里面的鱼脊背都露了出来,还有些不停跳跃的,试图跳过那张网。    成功过网的不少,但是一遍过去还有一遍,大部分的大鱼都难逃一死。    岸上的人都在等着,鱼上来就开始直接用大秤分鱼。    集体劳动分东西的大场面,燕长青作为参与者,表示体验感很好。    因为他的记忆里,鱼塘要被承包了,到时候人家捞鱼直接卖给鱼贩,村里人想买得拿钱。    好像就这几年的事儿,因为燕长青记得,上辈子自己上小学时候,村长家盖了二层小楼。    但是如今嘛,他开始憋‘坏主意’。    因为他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    比如现在。    村里分了鱼,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的,提着鱼飞一样往家跑。    然后再飞一样跑过来,全村人围在池塘周围,看池塘里的人开始挖莲藕。    莲藕也分的,虽然每家每户分不了多少。    如今的莲藕价格相当高,说出来有人不信,集市上的莲菜的价格,有些时候快追上肉价了,大部分人都是过年时候才舍得买一点,而且不舍得自己吃,都是有亲戚了才拿出来。    ……    分鱼分莲藕的都是村长家的亲戚。    本来这是挺好办的事儿,拿着秤其实也是个样子,鱼有大有小,一般差不多大小都可以随便分。    但是今年,有个熊孩子,特招人恨的那个,能打还不怎么讲道理,在旁边看着,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认真许多。    于是本来有面子又能享受村民讨好羡慕的事儿,顿时成了苦差事。    掌管大局的是燕兴旺,掌秤的是燕有福,管事的是燕有财,记账的是村里的文化人燕有文。    这几个办事都不用商量,相当默契。    燕兴旺直接拎两条大鱼给燕长青爷爷:“铁生,这是你家的。”    再拿两条大鱼给燕长青老爸:“大海家的……”    然后还有燕二河家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