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10节  (第1/2页)
    三甲进士背上个同进士的出身,绝大部分人一生都难以做到三品,更别说贾政、贾琏这种皇帝直接任命和花钱买的捐官了。    可骑上马送薛蟠回家时,石仲魁又猛的想到,宁荣两府管家的子弟赖尚荣,照样捐官,然后还做了知县。    只要银子给足了,贾琏当不成知府或者实权同知,做个五品推官还是没问题的。    说白了,还是贾琏自己不愿意出京,离不开奢靡、繁华的好日子。    摇头叹息一声,公子如玉确实好听,可绝大部分实则是吃不了苦,脱离实际的公子哥。    当然,人家确实不用吃苦,可家族开始没落时,就显得过于无能。    贾琏、贾宝玉不就是眼睁睁的看着家族被抄,而毫无办法嘛。    不过贾家越衰落,今后贾家祖辈留下来的那些关系,就不会只便宜王子腾。    贾琏这次如此卖力帮忙,就是最好的证明。    ……    搞定了屯田司的武官一系,石仲魁随后就去了工部。    听说他只是用滥用公家酒的名义,参宛平城屯田司都司一本,工部左侍郎邹恒毅和屯田司的郎中高永民顿时放心了下来。    只要不是掀盖子,一个从四品的武职都司官,降职调走就是了。    不过石仲魁也明白,即便自己把勋贵们喝趴下的事,让邹恒毅和高永民暗爽。    但再怎么说都司徇私的事,工部也是出丑了。    送银子肯定不行,那就画大饼。    从袖子里拿出份奏本,邹恒毅和高永民看完之后脸色大喜。    “石翰林所书可是真的?”    石仲魁笑着道,“两位大人何不等上三个月,到时下官做不到,自然有奏本为证,自请处罚。”    “好”,邹恒毅哈哈大笑,“若真能在宛平城附近开荒1千亩水田,本官必然上书为你请功。”    “大人言重了,下官即便稍微成绩,也是在侍郎大人和郎中大人的带领下取得的。”    石仲魁笑呵呵的拱手道,“所以说,首功还是大人,下官和高大人也只是得了点苦劳而已。”    邹恒毅和高永民听完就笑了起来。    给事中杨文钦的奏本一交上去,工部这边就拿出了处理结果。    降职外放到晋边屯田司,当个从五品的指挥使。    连降两级还好说,可晋边那是和蒙古交界处,属于边镇了。    说不定哪天就会遇到小股打秋风的蒙古马队。    更糟糕的是,万一起了战事,就得听命守边大将的命令,送粮和守城。    这处罚一下,杨文钦参倒了个四品武官,士林和朝堂多有褒奖。    工部那边把石仲魁的奏本,交给内阁后,大家这才明白,石仲魁既然敢保证三个月开荒1千亩水田。    那要是再给他一年、几年的,工部屯田司不仅年年考核为优,今后必然还会又无数想捞好处的勋贵、官员上门。    说不定石仲魁开荒出来的水田,明年就会有一半变成别人家的地了。    多给他几年时间,一两万亩水田开发出来,不仅多收三、五万但粮食,光水田就值十几、二十万两银子。    这下很多之前看热闹的大官和勋贵们,反而开始期盼和支持石仲魁起来。    还是那句话,有好处大家就支持你,甚至让着你,容忍着你的各种举动。    等石仲魁回到宛平县,不仅县令等官员亲自在屯田司的小镇迎接,宛平县大小乡绅也来了几十个。    而且除了宛平这边屯田的大小官吏,就连大兴那边的官吏也全来了。    这群人这次对待他的态度,那是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甚至大兴的屯田都司,干脆直接下跪,只求石仲魁别盯上自己。    和宛平城县令、官员,还有乡绅们客套完,天色已经是半下午了。    吩咐薛蝌道,“让七品以下的文官,5品以下的武官全回去做事。其他人带去节堂等着,待本官梳洗之后,就去见他们。”    一听节堂,薛蝌脸色一变。    节堂最早是唐宋时节度使收藏旌节的厅堂,一开始就是将帅商议军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