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301节  (第2/2页)
珊瑚叫人给景王送去:“给十郎赏玩。”    叶大人也备了厚礼去谢。    景王道:“再有这热闹事,尽管找我。”    叶大人道:“再有我就气死了。”    景王叉腰:“那都是你们自找的,谁叫你们非要当官的。”    叶大人和景王每遇都要拌嘴的,但如今她沉稳了,他还不成熟,叶大人不屑得理他。    丢给他一个大白眼,下摆一撩,走人了。    景王改抱胸,“切”了一声。    又抬头看看天,云朵很白,阳光刺眼。    许久,叶大人背影已经消失,景王放开手叉腰,叹了口气。    这事的真相慢慢在官员间流传。    皇帝的态度很明白了。    想打压女官,可以,用真本事,大家较量个一二。    若用此等龌龊手段,就别怪皇帝不留情了。    本来有些人观望,看到这结果,也息了心思。    然而真本事又压不下去,因虽开了女科,也还没有大规模地出现女进士。    女官虽少,但现今敢以女子之身出仕的,真真个个都是有本事的。    先行者,没点本事可还行?    季生其实有秀才的功名。    薛英找个时间,将自己从前准备科考的笔记使人誊抄,换了笔迹送给了季生:“或许对你有帮助。”    当然有帮助,眼前的人,可是一位翰林。    季生道谢接受。    他二人在翰林院中并不怎么说话,偶尔交谈,都是公事。    最后一次交谈,季生辞去了翰林院的差事,专心备考秋闱,来与薛英告别。    薛英道:“愿鱼跃龙门。”    季生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还是没说。    他专心准备。    成功通过了秋闱。    这时候,听说宁王谋反的一个后续话题——朝堂上争执女官是否该为守夫孝丁忧,女官们和女官的支持者们与朝臣们当廷辩论。    叶大人说:“臣熟读律例,不知道我朝那一条律例写了官员夫婿身故,要官员丁忧的?”    那自然是没写,毕竟也没有律例写女人可以当官。    薛翰林道:“虽孝治天下,但国重于家。国有需时,便父母丧亦可夺情。夫妻之道乃是情义,可和离,可出妻,岂能与孝道相提并论?若二者并列,是否夫妻与父子并重?则七出之律,需要改一改了。”    男官道:“岂有此理,世间岂有丈夫亡故,妻子不守夫丧的。”    叶大人道:“谁告诉你我不守夫丧了。我当然要守夫丧。只这跟丁忧有什么关系。”    双方争辩不断。    最后,皇帝说:“妻守夫孝三年,夫守妻孝一载,当有之义。叶宝瑜——”    叶大人道:“臣在。”    皇帝说:“你当为明杰守孝三年,三年之内不得另嫁。”    叶大人道:“臣遵旨。”    皇帝道:“没有律例规定官员要为夫妻之丧丁忧。倒不必。”    有男官不服:“那是因为从前没有女子。如今时移世易,当修律例以应时。”    皇帝点头:“也有道理,那如何修呢?我想想,女官为夫丁忧三年,男官为妻丁忧一年,好,就这样,众卿可有异议?”    实际上,那个男官员说要在律例中加上夫妻之丧的丁忧,就已经有许多人脸上变色了。    皇帝这么一说,立刻便有人出列:“臣有异议。薛翰林所言有理,夫妻情义虽重,岂能重于父母。若夫妻之丧也丁忧三年,则置父母之孝于何地?”    皇帝说:“也有道理,那这样……父母之孝丁忧,可以延长至五年,正好全了大家的孝心。”    这下,很多人不是脸上变色了,简直是全身抖了一抖。    刚才还在观望的许多人都出列反对。    连提出这个谏议的人都后悔了。    死个爹五年,死个娘五年,十年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