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32节  (第2/2页)
真的是一目了然。纵然九郎十郎年纪小,从没去过唐州,看舆图也能把地形了然于胸了。    十郎大赞:“这东西好。”    叶碎金道:“咱家祖上本来也有的。后来叫魏朝的朝廷知道了,被迫上交了。”    十郎:“啧。六姐,我必得做前锋!”    四郎五郎同时伸手给了他后脑勺一下子!疼得他嗷一声。    三郎沉声道:“别闹!”    叶碎金爱这些本家弟弟们跳脱顽皮、生气勃勃。    她爱他们都活着。    她不生气,反而笑了,道:“过两年,一定让你做前锋,不用急。明日,四郎五郎打头阵。他两个骑射好。”    都交待了,散会。大家纷纷离去,这趟出门没有带新的小厮,叶碎金身边事,自然还是段锦打点。    段锦收拾舆图和灯烛,一边支愣着耳朵听着赵景文缠着叶碎金问问题。    赵景文底子差,以前不过识几个字而已。不像叶家子弟家学渊源,从小读兵书。他是和叶碎金成亲后才恶补的一些东西。    段锦支着耳朵,听得明白,赵景文的底子不如他。因他自小受叶碎金喜爱,叶碎金把他扔去了学堂里,名义上是让他在里头伺候小郎君们,实际上让他跟着学。    但当段锦小心把舆图收好的时候,却也不由佩服起赵景文来。    一是佩服他不要脸。    没人比段锦对这个事更敏感了——叶碎金根本就没有点名他出战,他纯是自己跟来的。还有好几次进书房议事都是。别人或许都以为是叶碎金默许的,但段锦知道不是。叶碎金只是没阻止罢了。    二是佩服他好学敢问。    段锦其实也学得囫囵吞枣,也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但他都搁在心里,并不敢拿这些去烦扰叶碎金。    赵景文却仿佛不怕叶碎金烦,一定要把自己不明白的问懂了。    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比会不会扰了叶碎金烦更重要?    段锦正若有所思,叶碎金忽然叫他,问:“郎君问的,你可明白?”    段锦趁势道:“我也不大明白。当初学的时候虽背下来了,一直没太理解。”    叶碎金一指旁边凳子:“坐下,我一起讲了。”    赵景文眼角余光瞥了段锦一眼。    段锦目不斜视,把舆图收好,长腿一伸,脚一勾,把凳子勾过来双手推着,推到和赵景文并排又稍后半个身子的位置。    叶碎金看似仿佛什么都没察觉,让他二人发问。    赵景文比较敢问,他问的有些段锦不需要问,但也有段锦也需要问的。都是非常务实的问题,都是他在听叶碎金布置行军的时候产生的疑问。    段锦注意到,叶碎金看赵景文的目光很奇特。    可能是他太年轻看不懂。    总之不是妻子看自己夫君的目光。    她的目光中有欣赏,但段锦从小跟着她,对她太熟悉,能感受她眼底深处对赵景文的疏离。    段锦不可避免地感到困惑。    与此同时,赵景文看叶碎金的目光却越来越热。    最后,他的问题都获得了让他信服的解答,他慨叹:“娘子,你真了不起!”    “不怪叶家堡由你来掌家。”    真难得,段锦居然有完全同意赵景文的时候。    且段锦看赵景文看叶碎金的目光,感觉非常熟悉,他自己看叶碎金不也是这样的吗?    从小就是。    以后也是。    永远都是。    第二日是个好天气。    天气太好了,就容易打瞌睡,总之人懒洋洋的。    方城南城门守门的士兵,或者称不上士兵,就是守门的人都缩在门洞里乘凉。一张破桌子、两条破长凳,一个盅碗、三粒骰子,几把铜钱、几个粗银钗、银镯,就吆五喝六地耍起来。    实在是守门几可以说没事可做——方城进出的人太少了。    他们甚至大上午的就开始喝酒,喷酒气,还为着摇骰子的人有没有做手脚差点打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