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4节  (第1/3页)
    他之所以做小和尚打扮,还是因他周岁后多病,帝后带他拜了玄奘法师后,法师道此皇子与佛有缘,若祈安康,可于年幼时剃发着法服,以保平安。    皇帝也欲佛法护佑幼子,允法师所言。    甚至除了周王外,还给了儿子一个‘佛光王’的号,算作佛门之人。玄奘法师亦收了李显为记名弟子。    于是姜沃见到的李显才是这般小和尚模样。她都没忍住,伸手摸了摸他光亮的脑壳。    安安从后面而来,笑道:“姨母。”    然后很轻松地把弟弟拎走:“今日姨母不能给你讲故事了,母后寻姨母有事。”    长姐的威力初显,她说过后,李显就听话道:“那姜姨母自去吧。”    还像模像样行了个佛礼:“阿弥陀佛。”    姜沃不由笑了。    忽然想起玄奘法师递上的‘请皇子入佛门’的表文中,曾有一句‘皇帝皇后,因子福而享万春,永握灵图常临九域。子能如此,方名大孝,始曰荣亲。’[1]    意思便是,若是李显此子出家,便可佛光荣及父母双亲,使得帝后长寿而长久君临天下——在某种程度上,玄奘法师也算是神预言了。    姜沃刚要走,李显又道:“那姜姨母什么时候给我讲真的《西域记》?”    安安闻言,在旁点了点弟弟的大额头:“怎么?姐姐给你讲的是假的?”李显鼓起勇气道:“我觉得是假的。”    姜沃与安安相视而笑。    在安安的童年,姜沃给她讲过许多《西域记》故事。    为了吴老先生的版权没法申请(朝代实在不对),姜沃并没有讲《西游记》,只是在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的基础上,加了很多神鬼志怪的故事,更未将玄奘法师描绘成一个懦弱的僧人。    毕竟,真正的玄奘法师,是靠着他自己的大毅力走完了这载入史册的一程取经之路。    故而安安是很敬佩玄奘法师的,每年佛诞日,以及大慈恩寺为先帝和文德皇后做法事时,安安都会去拜见玄奘法师。    后来得知弟弟竟然剃度成了玄奘法师的徒弟,安安大为感兴趣。    每回见了李显,就忍不住呼噜一下弟弟的光头,然后给他讲《西域记》的故事。只是安安总信口改故事,把弟弟也给编进去。    前两年李显还小,是姐姐说什么信什么的,直到今年四岁,终于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从母后处听说《西域记》的故事是姜沃讲的,近来才每次见了她,都要听‘非姐姐’版本的。    “显儿。”    姜沃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李显的问题,就见皇帝自门内走出,身上是纹饰疏淡的常服。    民间有为母舅服‘小功’的丧仪规制——古代丧仪是按照血缘分五种‘服丧’,故而亲眷之间有‘出不出五服’之说。    在唐时,母舅虽不同姓,但因血缘近,也定了可服‘小功’丧仪。穿熟麻衣禁礼乐,服期五月。    然这是民间,皇帝自然不能给除了自家父皇母后之外的人服丧,因而宫中一切如旧。    于皇帝而言,也只有常服略简略些罢了。    “见过陛下。”    皇帝颔首:“姜卿免礼。”    姜沃就见皇帝身上还披着大氅,面色淡白,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沉郁之色,令人望而生畏。    她倒是也有些理解了,之前户部、礼部两位尚书,不敢就改公文事来触皇帝霉头。    皇帝转头看着安安牵着显儿,大概是看到一双儿女,神情稍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