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的1979 第58节  (第2/3页)
包”也一样。只不过承包的对象变了, 由田地变为企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许多国有企业存在着各种问题。工厂只管生产, 至于生产出来的东西,全凭国家包销。许多企业不仅不能盈利, 反而成为财政的负担。    改革之后, 销售这一环国家不再包揽,这一状况越发明显,市场与计划的双轨制将这些竞争力本就不强的企业立刻甩到了沙滩上。    在这个时候,企业承包制度忽然成了许多地方的灵丹妙药。个人签订承包书, 具体过程与农村的土地承包类似, 交足应有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陈兰君曾经见过几个由承包企业发家的老板。    “那个年代, 刚提出企业承包制的时候,没几个职工敢去说的。”一个老板曾向陈兰君感叹,“本来嘛, 一旦承包, 就是个人要背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债,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呢!谁敢。我当时是真的又激动又怕,还好做成了。”    如果能在穗城谈妥承包的事, 那么姐姐牌方便面就能拓展销售区域,很轻松地打开内地市场了。    只是现在年代太早了些, 也不知道先例开了没有。在陈兰君的印象里, 还得两年,承包国有企业的典型人物才会大出风头。    面对这个问题, 庞小芃浑然摸不着头脑:“承包……企业?兰姐,我还真没听过呢。还是说是想讲承包土地?”    陈兰君并不意外,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专心致志吃冰棍。    闲聊了一小会儿,朋友们陆续告辞。都散去了,浓阴覆盖的窗,剩下陈兰君一人。    今天没有课,只要赶在日落前回到明大就好。她尚未和室友老师们说搬出来住的事,还是得打个招呼。    少有的空闲,陈兰君将信纸从薄荷绿漆斑驳的抽屉中拿出,临着一面半敞开的窗,伴着最后的蝉鸣给姐姐写信。    抽屉里有两三支钢笔,她的指尖在半空中停顿一下,转而去拿离得最远的那一支笔——邵清和落下的那一支。    金色的钢笔笔尖划过纸张,“沙沙沙”响,陈兰君将顺利入学的事简要说了说,又将自己高中同学或许投奔鹏程市那边的事讲了,请陈凤君酌情安排。    正写到最后一句,陈兰君抬眸,却远远见着一个人从浓绿涂抹的小路间缓缓走来。    陈兰君眯着眼瞧清了是谁,将手中钢笔快速收进抽屉,胡乱捉了另一支出来。    再抬首,已可见邵清和一张俊脸上的淡淡笑意。    “倒真是个好房子,也不知旁边有空屋没有。”    “怎么?你还缺房子住?”    “正缺这一处。”    陈兰君扬了扬唇,居高临下地望着邵清和:“小邵总想学金燕西?”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邵清和说,“只是我不是金燕西那等货色,纵使我是,你也不是冷清秋。你喜欢看小说?”    “还行。”    陈兰君下楼去开门,邵清和饶有兴味的打量着装潢,目光停留在角落有阳光处的一个豁了口的瓷缸上,那里栽种了一盆小小三角梅。    “这是房子本身就有的?”    “破缸,花是我从路边里折来的。”陈兰君说,“看着灵动些。”    一张方桌,陈兰君坐在北面,邵清和则坐在南面。    她提起搪瓷凉水壶倒了杯水,放在邵清和面前:“今天不忙?”    邵清和道了一声谢,将搪瓷杯握在手里,说:“还好。”    他喝了一口白开水,取过随身带着的公文包,翻找一会儿:“既然是乔迁新居,我带了贺礼,一个是我朋友建议的,一个是我自己带的,拿不准你喜欢什么,自己选吧。”    掌心摊开,左边是一条钻石项链,右边是三粒糖果。    陈兰君笑了:“若我拿项链,你是不是就该低看我了?觉得我是嫌贫爱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