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卖鱼买自行车票  (第1/2页)
    三个小时,二十五个排钩,一共拉上了十七条鱼。    其中石斑鱼的比例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共六条,重量在一斤半到四斤之间。    随后,把童远航这边拉起来,结果数量也差不多,看来两人今天的运气不相上下。    接下来一点钟收了一次,三点钟左右再收了一次后今天的工作才彻底结束。    张泽这边三次一共收获十五条石斑鱼三十多斤,童远航十七条。    不过他那边虽然多两条,但总重量却少了将近一斤。    其余的时间,两人也几乎没停,一直在钓鱼。    张泽称了下自己这边的石斑鱼,发现一共有六十三斤三两,童远航的有五十二斤一两。    “阿泽,你钓石斑鱼是不是有什么秘诀,我怎么每次钓的都比你少?”    两人排钩的总数量差距不大,但其余时间钓鱼,差距就显示出来了。童远航看着自己的收获,有些纳闷,他不太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可能你钓的水层有问题?”张泽想了想,说道。    童远航不太懂:“什么意思?”    “我每次钓鱼,等石头沉底后会把鱼线收回来一点,这样鱼饵距离水底有个一米多的高度,鱼就更容易发现鱼饵。”    “你的鱼饵直接沉在水底,那鱼就很难发现鱼饵。”张泽巴不得他多钓点,那样他也能多赚一点,发现问题肯定不会藏着掖着。    “原来是这样!”童远航恍然大悟,随后就是有些懊恼,自己若是早点问今天钓的石斑鱼肯定更多。    随后他们划船出发,先前往之前约好的位置。    过了小会,他们就来到了目的地,一处非常小的孤岛边上,距离码头也不远。    之前张泽都是在没到码头的时候便把鱼装进了竹筐内,现在鱼多一竹筐搞不定,只能找个比较隐蔽的地方。    直接在码头装鱼又不去水产站,那是嫌自己日子过的不痛快,找举报。    约莫等了十来分钟,童远航的两个弟弟也到了。    称了一下,一个四十七斤六两,一个四十三斤七两,比他预料中还要少一些。    这么看,他走两趟就能把鱼送完。    竹筐装满鱼盖上一块破布,童远航划船来到码头,张泽不算吃力的背起竹筐往无线电厂走去。    来到电厂,陈正友见都是鱼,便疑惑问了一句:“今天没有龙虾?”    “我那边还有八九十斤鱼,龙虾到时候一起送过来。”    听到今天还有,陈正友神色满意。    对方卖的多他就赚的多,而且今年年底他的位置说不定也能升一升。    后勤处很快统计好这一竹筐的鱼,一共一百三十一斤五两。    正常来说,从码头把鱼背到这边会流失不少水分,但因为空间的缘故,鱼的水分基本没有流失,也就造成整体的重量没有多岁误差。    不然海上称的重量跟这边有误差,那吃亏的就是张泽自己,现在就没这个烦恼。    第二框很快送来,鱼七十五斤二两,青龙虾二十一斤七两,花龙十六斤二两。    鱼价格一块五,青龙虾两块,花龙三块,分别是三百一十块五分,四十三块四毛以及四十八块六毛。    加起来就是四百零二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