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9章,一大四小(求订阅!) (第1/3页)
下午三点左右,陶歌出现在机场。 接机的是陶芩,见面就问:“你不是在新加坡吗,怎么就回来了?” 陶歌拉开车门坐进去:“回国办点事。” 见到车子往老家方向赶,陶歌说:“不急着回家,先去南锣鼓巷。” 陶芩瞟她一眼:“我就知道,你突然回来肯定是为了他的事。” 接着陶芩讽刺一句:“你既然这么在乎他,为什么不拿下他让我喊他姐夫?” 陶歌盯着妹妹的侧脸戏虐道:“张宣比你小8岁,这声姐夫你喊得出口?” 陶芩没好气道:“比你小10岁你都下得了口,我为什么叫不出口? 再说了,喊他姐夫,总比你这样不上不下的强。” 陶歌看向窗外,幽幽地开口:“你和很多人一样掉进了同一个坑里,就是喜欢必须占有。 可你费尽心思挤到不属于你的位置,过着表面光鲜实则寒酸的生活,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其实在我看来,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过程,没有永久的生命,也没有不老的青春,时间一到,该老的老,该走的走,我们最终都只是时间的过客。 既然是过客,又何必太过执着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陶芩听得眉毛拧巴到了一块,很是心酸,过了好久才问:“那你就一直这样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陶歌双手抄胸:“不知道,我要是哪天腻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 陶芩又看了看她,把到嘴边的话都咽了回去,换个话茬道: “欣欣恋爱了。” 陶歌很意外:“她眼光那么挑,恋爱了?” 陶芩点头:“恋爱了,对方是美院一个40岁的离异男老师。” 陶歌有点呆,半晌问:“对方为什么离婚?” 陶芩说:“好像是80年代男方妻子公干出国考察就没再回来。 据说女方先是在一个美国家庭当保姆,勾搭男主人成功拿到绿卡后就离开了,后面不知所踪。” 话到这,陶芩一脸不解地叹口气:“你喜欢小10岁的张宣。 欣欣更是过分,和大10多岁的中年油腻男谈起了恋爱,你们这是图什么?” 陶歌面露不善:“对方能跟张宣比?” 陶芩语塞。 ... 下午四点过,魏仁杰和龙百灵来了,还有希捷。 “米见,恭喜恭喜!”魏仁杰和龙百灵进门就送上祝福。 “谢谢。”米见给两人倒杯茶。 “我们经常见,不要这么客气的吧,还倒茶。”魏仁杰接过茶说。 米见微微一笑:“你们第一次来这边,应该的。” “恭喜你。”希捷最后一个进来。 米见再次说声谢谢,递上一杯茶,问:“有阵子没看到你了,央视工作这么忙吗?” 希捷坐下说:“跟领导去了一趟内蒙。” 龙百灵惊讶:“你去内蒙了?怎么没跟我们说?讲讲,那边好玩不?” 见三人看着自己,希捷说:“前面几天感觉还好,很新奇,我还试着骑了几次马。 可待久了就觉得不习惯,那边的饮食和气候我有些不适应。” 几人聊着聊着,魏仁杰问米见:“你家那位在哪里?怎么没看到人?” 米见指着厨房方向:“和我爸妈在厨房,他正在炒菜。” 魏仁杰惊了个呆:“他高中给我的感觉一直是细皮嫩肉的,还会做菜?” 米见莞尔:“会,味道还不错,等会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魏仁杰起身,“相比于尝尝,我更想看看名人炒菜是个什么样子的。” 说着,魏仁杰又提醒希捷:“希捷你不是学新闻的吗,这么好的素材应该用照相机拍下来,以后拿出去都是茶余后饭的资本。 新闻稿的题目我都帮你想好了:大作家为我下过厨。” “嗯,不错不错。”希捷甜甜一笑,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跟着进了厨房。 “卡察!” 正在做菜的张宣眼睛被光闪到了,回头才发现身后不知不觉站了四个人,不是米见四人是谁?眼里都散发着惊奇的光。 “你们来了啊,晚饭还得等下,还有两个菜没做。”张宣热情打招呼。 “吃饭不急,还不饿。”魏仁杰忍不住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