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两种选择  (第3/7页)
长呢?    看到吕俊明激动的样子,张鹤鸣吓了一跳。    “老驴,你这是什么情况?”    吕俊明说:“鹤鸣,我想求你一件事情,你一定要答应我。”    张鹤鸣眉头微微一皱,“老吕,有什么事情你先说,如果我能帮忙的肯定没有问题。”    “你来我厂里做个副厂长。”吕俊明眼神炙热道。    张鹤鸣哑然失笑,没想到吕俊明说的是这个。    不得不说,吕俊明确实是一个精明的人。    他自己做不成这件事情,就想着把张鹤鸣拉上。    张鹤鸣思考了一阵,随后摇了摇头。    “暂时还不行,我得先把棉纺厂稳定下来才行。”    见张鹤鸣没有第一时间拒绝,吕俊明已经非常高兴了。    “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副厂长的位置我一直给你留着。”吕俊明说。    一个小小的制衣厂,张鹤鸣是真的没有放在眼里。    之所以没有拒绝,那是因为张鹤鸣知道未来双方的合作很重要。    棉纺厂,制衣厂,销售,这是需要互相依仗的。    如果能够握在手里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张鹤鸣没再多说什么,直接就离开了制衣厂。    改革的事情,吕俊明还需要时间去思考。    张鹤鸣也不着急,只要产量近期内不出问题,那都不用担心什么。    第二天,张鹤鸣的福将庄良才回来了。    “带回多少订单?”张鹤鸣直接问道。    庄良才拿出几份合同,“按照你的要求,都跟他们签好了合同。”    张鹤鸣满意地接过了合同,认真地翻看了起来。    现在张鹤鸣最关注的,自然就是订单的数量了。    上次庄良才带回来的订单数量,在两千左右。    那批订单,让张鹤鸣赚了差不多一万块钱。    这一次,庄良才带回了差不多五千多的订单数量。    这个数量相比于之前,翻了一倍多。    按照之前的数据估算,张鹤鸣这次最少能赚两万多块钱。    相比于棉纺厂的外债,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    张鹤鸣想要收购棉纺厂,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张鹤鸣把合同放好,转头问庄良才,“这次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吧?”    庄良才摇了摇头,“这次他们都很配合,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最关键的因素,还是鹤曼现在的市场销量很好。    上次那批货,在当地市场太抢手了。    庄良才在去推销之前,特意到市场上打听了一番。    消费者对于鹤曼这个品牌,全部都是好评。    最令人满意的,自然就是鹤曼的设计以及价格。    这个结果,就是张鹤鸣最想看到的。    在市场调查后,庄良才这才找到了上次的经销商。    上次两千件服装,此时就剩几百件了。    有这么一个成绩在,上次的经销商才会如此爽快地签合同。    在这个年头,有钱赚谁都不会放过。    鹤曼服装在市场上的表现,给了经销商很大的信心。    在知道庄良才来了后,上次的经销商亲自找上门,主动要求先钱后货。    鹤曼的产品力摆在这里,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这次大部分的订单,都是之前那批经销商提供的,占据了百分之七十的份额。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是一批新的经销商。    这么赚钱的一个生意,其他的经销商自然非常的眼红。    鹤曼服装的潜力,已经向所有人展示过了。    庄良才如果不提前离开,订单的数量还会增加。    张鹤鸣之前提议交代,订单数量方面不能太多。    原因很简单,产量跟不上。    现在的棉纺厂和制衣厂,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庄良才带回来的订单过多,产量是一定跟不上的。    张鹤鸣不想冒险,先把眼前能赚的钱赚了再说。    剩下的事情,等他把棉纺厂整顿好了再说。    经过这一段时间,鹤曼在周边城市的名声,将会越来越响亮。    到那个时候,就算庄良才不去找这些经销商,这些经销商恐怕都会主动找上门来。    这是好事,可张鹤鸣知道没有必要太高兴。    光靠周边几个省市,就想把鹤曼这个牌子做起来,是不现实的。    想要赚钱并且把棉纺厂拿下,还得继续向外扩张。    市场越大,鹤曼才能发展得越快,张鹤鸣赚的钱也就越多。    眼下张鹤鸣知道想这个有些早,眼下的事情做好才是最佳选择。    庄良才把事情干得这么漂亮,张鹤鸣自然要有所表示。    “我想你在回来的路上,应该已经算过你赚了多少钱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