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稳住别慌,我们能扛过去!  (第2/2页)
  张君临看到长姐疲惫的面容,关切地询问。    “伤者和病人很多吗?”    “伤者近两千,病人……逾万,多是外地来的难民,因为连日饥饿吃坏了肚子,高热不退。”    逾万!    听到这个的数字,张君临心中一沉。    再看老赵又掏出一包伤药,纠结着是给还是不给。    明白除了大夫不够用,药物应该也快弹尽粮绝了。    “长姐,高烧的病人分级治疗,热得不厉害的用本宫的方法降温,热得厉害的再服药,老人和孩子优先,大人……能扛先扛,注意观察。”    “这样也能够腾出一些人手上山去采药制药,老赵你是专业的,由你挑选和支配这方面的人手。”    张君临知道在医者眼里,病情不分轻重,黄泉路上无老少。    可特殊时期只能特殊对待。    “如果有人不满,让他们亲自来找本宫,本宫给他们治病。”    “太子殿下还会治病?”    老赵惊喜不已。    如今是多一个医者便能多救治成千上百条性命!    张君临无声冷笑:“不会治病,但本宫能要人命。”    “……”    明白弦外之音的老赵,提起十二分精神。    知道自己除了要面对治病的难题,更要耗费精力去压制病人们的怒火。    做人真难。    做医者更难!    “还有问题吗?”    面对张君临的询问,老赵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虽说炮制药材等方法大多掌握在太医院和私人医馆的手里,药田也都归权贵所有。    像他们这种半吊子都是偷师,积累治病疗伤的经验,只能靠运气辨认出成熟的草药。    但好在大公主找到些残留的书籍。    他们还能照本宣科,能救一人是一人。    “稳住别慌,只要扛过这几日,相信等金陵保住的消息传出去,城里那些医馆甚至太医院的人也会回来的。”    张君临给长姐和老赵加油打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记得多派些人手去采摘草药,就算遇到叫不上名字来的草药也先分类留着,迟早用得上。”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草民一定照办,草民替大家谢过太子殿下的退热奇方!”    呃……    张君临不好意思说,这种物理降温的方法,在他前世是人尽皆知的。    其他方法还可以用冰块和酒……但就目前的生产水平来说,这话说出来,多少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皇弟,无事的话,我们先撤了。”    “长姐骑慢些,你照顾着自己……”    不等张君临说完,马儿已经甩开蹄子冲出了城楼。    看到长姐火急火燎地来又火急火燎地走。    张君临心疼得直叹气。    长姐以前是操劳。    现在是劳累。    又是骂狗皇帝的一天。    要不是他还要防止西楚不要俘虏性命撕破脸皮,就先停一停修炼悟道,带着这些人上山采药去了。    作为一个在自家山头种了十六年地的农民,感冒发烧或是咳嗽腹泻,都是学着老一辈扯些草草药熬汤喝。    几碗下去有时候比去医院打针输液还管用。    “说不定我认识的草药比老赵还多。”    张君临正吐槽着,忽然,西楚的将领们朝他抱拳一拜。    “多谢张太子救命之恩,张太子对我们这些俘虏和南越子民一视同仁,俘虏期间,殿下但有吩咐,莫敢不从。”    “谢过殿下!”    西楚将领们的感激之情被张君临点燃了。    张君临刚要谦虚地表示一下接受,一股邪风从城内吹来。    浓郁的屎臭味儿呛得他差点把晚饭给吐出来。    “谁这么不讲文明当街拉屎?”    他发自肺腑的一番感慨,却让西楚将领们哄堂大笑。    善意的笑声,让捂住口鼻的张君临很懵逼。    这有什么好笑的?    他们笑得口气这么大,都不嫌臭气往嘴里灌吗?    “哈哈,殿下,南越皇族和大小官员逃的逃跑的跑,负责金陵的京兆尹一定也在其中,没有官员维持街道整洁,城内很快就要屎尿满地了,不过下一场雨就干净了,殿下不必担心。”    哦!    是了。    他也听说过,古代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排污体系前,在街上踩屎踩尿是常态。    这个战乱的时代,除了练武打仗争霸,根本不注意其他方面发展,普通人连退热的基本方法都不知情,更别提搞卫生建设,预防流行疾病。    “我还好奇长姐所说的,连日饥饿会吃坏肚子不是自相矛盾……”    张君临想到一个亲身经历过的可能性,顿时脸色变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