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9 章 玥玥的到来  (第1/2页)
    初四,周秉义和郝冬梅上了回兵团的火车。    初五,周志刚也走了。    原本还有几分热闹的老周家,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    冯化成和周蓉还是没能回来,周秉义倒是还好,比较乐观,虽然有些遗憾,没能见到周蓉夫妇两和小外甥女,但到底见了父母家人,在家住了不少时日。    周志刚虽然嘴上不说,可大家都知道,他是最想见到周蓉的一个,走的时候心情肯定非常复杂的。    周志刚走的当天,王重和郑娟就带着光明搬回了老周家。    郑娟的肚子也眼瞅着一天比一天大,身子越来越重,虽然行动还算自如,可李素华却啥活儿都不不敢让郑娟碰了,炒菜呢怕油烟呛着,烧火呢怕蹲蹲站站的太费力伤到腰,那些个搬搬抗抗的活更是不让郑娟沾半点,生怕磕着碰着了。    搞得郑娟无所事事,成天就只能扶着腰多散散步,没少和王重吐苦水,偶尔无聊了拿起王重的书看上一看,有活儿了就和光明糊糊纸盒用来打发时间。    现在就连出门,郑娟身边要是没人陪着李素华都不放心。    不是自己陪着就是让光明跟着。    初七晚上,一家人坐在外屋,李素华和郑娟忙着手里的针线活,光明和小周聪在炕里边玩,王重在里屋写《长津湖》两部曲第二部《水门桥》的结尾。    这几年除了最开始打响名气的那几首诗之外,王重就没怎么写诗(主要没什么存活),一门心思的扑在《长津湖》两部曲上头。    后世的两部很精彩的电影,经过润色,改编成了小说,故事的剧情都有了,王重只负责文字上的雕琢,根本没什么难度。    上部写了三十多万字,已经完结了,下部写了将近四十万,还在连载当中,杂志社给他开出了千字十五元的稿酬。    除此之外,江辽出版社也经常向王重邀稿,一开始稿酬确实不高,可随着王重的几篇诗作和一部《长津湖》的发表,一时之间,竟成了整个吉春最热门的作家,稿酬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突然间,一阵敲门声响了起来。    这时天已经黑了好一阵子了。    “这大晚上的谁啊?”郑娟挺着大肚子,光明瞧不见,李素华停下手里的活计,扭头看着门口,刚打算下炕去开门,正好王重从里屋走了出来。    “我去开!”李素华刚刚伸出来脚又给缩了回去。    王重:“谁啊?”    “请问是周秉昆家吗?”    刚一打开门,一个穿着蓝色工装,带着绿色帽子,怀里还抱着个小姑娘的陌生男人映入眼帘。    看到王重,屋外的人迫不及待的问:“你是周秉坤吧?”    “我是,你是?”    “哦!我叫郭诚,这是玥玥!周蓉老师的女儿,冯玥。”    “我知道你!”王重恍然,老周的徒弟,看着郭诚怀中扎着两条小辫子,个头瞧着比周聪小得多的冯玥,心中不由得一阵叹息。    说着王重伸出手去,打算把冯玥从郭诚怀里借过去,可不想小姑娘认生,搂着郭诚不肯放手,还叔叔叔叔的叫着,听着让人不由得心头一颤。    冯玥不肯,王重刚忙侧开身子,迎郭诚进屋:“外头冷,赶紧先进屋坐。”    “秉昆,谁来了啊?”屋里李素华的声音传来出来。    “爸的徒弟郭诚,一直替爸写信那个,还有玥玥,周蓉的女儿。”    王重冲屋里回了一声,赶忙招呼还站着的郭城:“进屋坐会儿,喝杯热水先!”    “吃饭了没,锅上还有饭呢!热一热就能吃。”    “不了不了,我还得赶火车!马上就得走了。”    两人还没说几句,李素华就火急火燎的从屋里出来了,一脸的紧张担心:“蓉儿怎么了?”    “这是?”可外头哪有周蓉的影子,就一个抱着孩子的郭诚。    “这是玥玥,我姐的女儿。”    “那你姐呢?”李素华心更乱了,看着郭诚满脸担心:“周蓉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