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集体保密工作  (第1/2页)
    “殿下,咱们这就回去?”进超市看了看后,朱英就走了出来,继续在他身边做事的阿牛,轻声问着。    朱英摇头,道:“去附近转转吧。”    再在应天府的街上逛,所见的这一切带给朱英的感觉就又是不同了。    这时代讲究的是家天下,也就是说,若他将来成为储君进而做了皇帝,他所见的这一切,从道理上来讲,都是他的“财产”。    朱英巡视了一圈,就看出了不少问题。    一是繁华程度还不够,而导致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字:穷。    哪怕是大明的首都,应天府,走在街上的百姓,衣裳上也大多有着一点补丁。    全身上下都无补丁,还很整洁的人,最次也是富户。    而这,已是完胜了除了南方富饶之地之外的大多数地方的人了。    除此之外,地面都是泥土地、两旁的店铺大多数有些矮小、街上的人也少了一些,都是问题。    水泥、玻璃、红砖,这些都是可以尽快搞起来的。    人口少也是因为穷,待土豆的种植普及了,这一二年的人口数量应该会稍稍有所提升。    朱英对红薯、玉米,有了更多的渴望。    且不说红薯了,就是玉米,按照正常的时间线,也是明朝嘉靖年间才从美洲传入中国的。    怎么这些好东西就都在其他洲呢!    而导致人口少的另一个原因,还有疾病。    “这时代的疾病还是太多了,稍不留神,小孩子就夭折了。”    “生一个孩子何等不容易?妇人要怀胎十个月,才可能诞下一个婴孩。”    “婴孩健康与否,也是五五开。”    “就算婴孩健康,十个里面能长到成年的,怕是一两个都没有。”    “一个风寒就可能导致一个孩子夭折的时代,人口想要火爆增长,还是要发展医疗啊!”    “青霉素就先不用想了,这东西不好制,自制很容易毒死人。”    “倒是大蒜素可以奢望一下。”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不过,大蒜素是怎么做的来着?    朱英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这东西的制法他以前还真看过,但一时竟想不起来了。    “算了,慢慢想,这东西好制。我现在也没必要想着跑路了,倒是可以将脑袋里的存货都一一拿出来了。”    十年时间,已是让一些知识变得稍稍有些模糊了,就像大蒜素,他竟一时想不起该怎么做。    趁着现在不用考虑生存问题了,他可以考虑一下搞基建了。    回头可以将脑袋里的东西都记录下来。    这么想着的时候,马车突然猛地停了一下。    “发生了何事?”朱英问道。    阿牛就跟在马车旁边,回道:“殿下,前面有人在打架。”    “打架?”    朱英原本没当回事,就要让马车继续绕路而行。    结果阿牛片刻后又迟疑着说道:“其中有一方,似乎是……三殿下?”    三殿下?    “你是说,朱允熥?”朱英将这个人名从自己的记忆角落里扒拉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