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2节 (第2/3页)
定的,比如从草原各部征兵,把壮丁分散到全国各地去驻扎,或者派到战场上打仗。再比如时机成熟后,编户齐民,设立州县,将人口从王公手中夺走。你到时候照着执行即可。” “你当然也有事可做,比如鼓励通婚,让将士们多娶蒙古娘们,比什么都管用。”朱桢最后取笑傅友德道:“可惜你年纪大了,不然应该带个头的。” “咳咳……”傅友德讪讪道:“如果朝廷真需要,也不是不可以。” 第一三五四章 分道 短暂的休整后,大军继续南归。 腊月初一,大军抵达大宁。 这时,朱桢告诉傅友德和蓝玉,他们哥几个不准备往南走了。 “什么?!”傅蓝二人听的肝都颤儿,不知道几位爷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不往南那去哪?” “往东,去辽西葫芦岛。”朱桢一本正经的答道:“今年没那么冷,那边市舶司报告说还可以通航。所以我们决定坐船回去,这样能赶上陪父皇母后过个年。” “啊?”两人张大嘴巴,又同时合上了。“哦……” 秒懂。这是为了保全燕王的颜面啊! “王爷们真是至孝啊。”傅友德满脸钦佩道。 “啊,真孝。”蓝玉赶紧附和一句,又问道:“那大军由谁带回?” “当然是你这个首功之臣了。”朱桢正色道:“去带着将士们接受沿途百姓的欢呼膜拜吧,但注意不要扰民。” “是。”蓝玉就很高兴,也不知后半句听进去没有。 “对了,我三哥继续给你当监军,恶人让他来做。”朱桢又道。 “哦,是。”蓝玉的笑容就没那么灿烂了。 所以离开大宁后,朱桢一行就与大军分道扬镳了,沿着当初平安押运粮草的那条路线,往辽西走廊而去。 这条路线还没恢复元朝时的繁忙,眼下更是车马稀少,大军行走半天,也见不着个人影。 顶上罩着暖篷,四周围着毡毯的囚车里,朱棣感动的拉着朱桢的手:“六弟,你对四哥实在太好了。四哥我这辈子要是对不起你,我就不是人……” 连傅友德和蓝玉都秒懂的道理,他焉能不知?老六走海路纯粹是为了避开沿途的州县,让他不用在千万百姓面前丢人现眼。 而且更窝心的是,老六还把老三派去监军了,这样就不会有人像只苍蝇一样,嗡啊嗡啊的一直嘲笑他了。 然而老三也很感激老六,因为他晕船…… “唉,四哥以后少给我惹麻烦就行。”朱桢苦笑一声,甩开他的手,把炉火拨旺道:“至少别惹这么大的麻烦。” “嘿嘿,我保证这辈子就冲动这一回。”朱棣双手罩在炉子上,一边坦白自己的真实想法道:“其实我这也不是一时冲动,我那口气憋的太久了。” “多久?”朱桢双手抄到暖袖中。 “从岳父宣布任命的那一刻开始。”朱棣咬牙道:“当时我想岳父病后父皇便让我代理大将军府事务,那么北伐的主帅也大概是我,就算不是,也该是蓝玉后来那个角色。” “结果发现我想多了……”朱棣愤懑的叹了口气,虽然时隔多日,但想起来还是不好受。他从炉旁拎起酒壶,猛灌了一口烈酒。 “我堂堂燕王居然只落了个随军出征、帐下听令……” “我也挺意外的,但三哥也跟你一样,所以老头子也不是针对你的。”朱桢轻声道。 “我知道,所以我忍了。我以为我能忍住,可是半年多时间别人在前头打的热火朝天,我却不是筑城就是督粮,别说我自己了,就是下头的弟兄们都受不了了。”朱棣闷声道:“后来远征军里有老三,却没有我的名字,我这下彻底绷不住了,便跟下面弟兄一合计,就来了个鱼目混珠……” “噗……”朱桢差点没绷住,四哥这文化水平,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 “你笑什么?”朱棣奇怪的问道。 “没有,我想起了花木兰。”朱桢打个哈哈,又正色道:“出征名单是老头子定的,不过三哥这个监军是我指定的。原因四哥肯定懂。” “是,我哪适合当监军?”朱棣认同的点点头道:“所以我一点也不怪你。” “那就是怪老头子咯?”朱桢轻笑道。 “是有点。”朱棣也不讳言,低声道:“我知道父皇为什么不让我统兵,不就是怕我挟平定北元之功,彻底接手岳父的部队吗?” 老四越说越生气道:“你说父皇把我当什么人了?老六,你是知道我的,我从来的理想都是当个将军,马革裹尸!我有一丝一毫的野心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